著名的公司并购案例探讨.pdf
华夏证券文章的结构:首先对并购的动因、手段、设计等进行介绍,
接下来主要结合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著名的公司并购案例进行探讨。
一、公司并购的动机1.增强效率效率的理论认为购并活动能提高企
业经营绩效,增加社会福利:第一,规模经济。一般认为扩大经营规
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该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
动因在于谋求平均成本的下降。第二,协同效益,即所谓的“1+12”
效益。这种合并使合并后企业所增强的效率超过了其各个组成部分增
加效率的总和。协同效益可从互补性活动的联合中产生。如一家拥有
雄厚的资金实力的企业和一家拥有一批优秀管理人员的企业合并,就
会产生协同效益。第三,管理。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企业间管理效率的
高低成为并购的主要动力。当A公司的管理效率优于B公司时,A、
B两公司合并能提高B公司效率。这一命题隐含的前提是并购公司确
能改善目标公司的效率,即并购公司有多余的资源和能力,投入到对
目标公司的管理中。2、多角经营的动因理论上认为,一个企业处在
某一行业的时间越长,其承受的风险压力越大。实施多角化经营可以
采取以下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新建项目来进行多角化经营;二是通过
并购的途径进入其他行业和市场。3.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的动因代
理问题是詹森和梅克林在1976年提出的,认为在代理过程中由于存
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代理成本。并
购在代理问题存在的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动因:⑴并购是为了降低
代理成本。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决策的拟定与执行
是经营者的职权,而决策的评估和控制有所有者管理,这种互相分离
的内部机制设计可解决代理问题,而并购则提供了解决代理问题的一
个外部机制。⑴经理论。莫勒1969年提出假设,认为代理人的报酬
由公司规模决定。因此代理人有动机使公司规模扩大,而接受较低的
投资利润率,并借并购来增加收入和提高职业保障程度。⑴自由现
金流量说。自由现金流量指公司的现金在支付所有净现值为正的投资
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它有利于减少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
突。4.价值低估的动因价值低估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发生主要是因
为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当一家公司对另一公司的估价比后者对自
己的估价更高时,前者有可能投标买下后者。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
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⑴经营管理能力并未发挥应有的潜力。⑴并
购公司拥有外部市场所没有的目标公司价值的内部信息。⑴由于通
货膨胀等原因造成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差异,使公司价值有
被低估的可能。5.增强市场势力的动因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活
动的主要动因,是可以藉并购活动来减少竞争对手,增强对企业经营
环境的控制,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增加企业长期的获利机会。下列三
种情况可能导致以增强市场势力为目标的并购活动。⑴在需求下降,
服务供给过剩的削价竞争的情况下,几家企业合并,以取得实现本产
业合理化的比较有利的地位。⑴在国际竞争使国内市场遭受外资企业
的强烈渗透和冲击的情况下,企业间通过大规模联合,对抗外来竞争。
⑴由于法律变得更为严格,使企业间包括合谋等在内的多种联系成为
非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合并可以使一些非法的做法“内部化”,达
到继续控制市场的目的。6.财富分配的动因并购只是财富的重新分
配。当并购消息宣布后,由于各投资人掌握的信息不完全或对信息的
看法不一致,会导致股东对股票价值有不同的判断,引起并购公司和
目标公司的股价波动。这种价格波动不是源于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
而是财富转移的结果。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间的财富转移使目标公司
的市盈率变动,投资人往往以并购公司的市盈率重估目标公司的价值,
引起目标公司的股价上涨。同理,并购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因此上涨;
反之亦然。二、公司并购的支付支付是交易的最后一环,也是交易
最终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支付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并购双方的切身利
益,适合的支付方式可以使各方达到利益上的均衡。西方国家的并购
支付往往可以有效的发挥多种融资方式的作用,支付方式也相对比较
灵活。同时,支付方式与收购中的融资方式也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我
们联系融资以及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