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用物理量及部分单位换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物理量及其单位
S----路程,距离 单位: m km
面积 单位: m2 cm2
h----深度,高度 单位: m
t----时间 单位: s min h
温度 单位: ℃
V----速度 单位: m/s km/h
体积 单位m3 dm3(L) cm3( ml)
频率 单位 Hz
Q---热量 单位: J
电量 单位: c
C----比热容 单位: J/Kg. ℃
c----波速,光速 3×108m/s
λ-----波长 单位 m
q----热值 单位: J/Kg
m----质量 单位:Kg g mg
ρ----密度 单位: Kg/m3 g/cm3
P--- 功率 单位: w
压强 单位: Pa
I----电流 单位: A mA
U---电压 单位: V kv
R----电阻 单位: Ω KΩ MΩ
W---功 单位: J
?----机械效率
F----力 单位:N
G----重力 单位: N
g---常量 9.8N/Kg
单位换算及要求记住的量
1m3=1m×1m×1m=100cm×100cm×100cm=100×100×100×cm×cm×cm=106cm3
1m3=103dm3=103L 1dm3=103cm3=103ml
1g/cm3=1000Kg/m3 1m2=1m×1m=100cm×100cm=104cm2
1Km=1000m 1m/s=3.6Km/h 1Kg=1000g 1g=1000mg
1A=1000mA 1 KΩ=1000 Ω 1MΩ=1000KΩ
1Kw.h=3.6×106J ρ水=1.0×103 Kg/m3 C水= 4.2×103J/Kg. ℃ V空=340m/s
公式及其变形
V=S/t (t=s/v, S=vt) V平=S总/t总 ρ=m/V (V=ρ/m, m=ρv)
P=F/S (F=PS, S=P/F) S是受力面积 P=ρgh (ρ=P/fg, h=P/gh)
G =mg (m=-G/g) F1L1=F2L2 W=FS=Pt W有用 =Gh=fL (注意是水平还竖直)
W总 =FS=G物h+G动h(不记绳重和摩擦时) ?= W有用/ W总
P=W/t=FV P总=FV绳 P有 =G物V物 P额=P总-P有=G动h(不记绳重和摩擦时) C=λv (v=c/λ, λ= c/v) I=U/R (R=U/I, U=IR) 强调:必须是同一导体,同一时刻
W=UIt=Pt=I2Rt=U2t/R=UQ(Q表示电量) P=UI=W/t =I2R=U2/R
I2R多用在串联 U2/R多用在并联 R= U2/P 该公式应用频率非常高
Q吸=Cm(t-t0) Q放=Cm(t0-t) Q=mq=qV Q放? =Q吸
不记热量损失时,?为1 计算电热用 Q= I2Rt=UIt=Pt=U2t/R=UQ(Q= I2Rt,可用于求电热的所有电路,加横线的应用条件是纯电阻)
串联电路的基本特征:I=I1=I2 U=U1+U2 R=R1+R2
电路的基本特征:I=I1+I2 U=U1=U2 R=R1R2/R1+R2
W1/r1=W2/r2 V排/V物=ρ物/ρ液 U额2/P额=U实2/P实
求浮力的几种方法
1、称量法 F浮= F空—F液,有弹簧测力计出现时,可考虑此公式
2、压力差法 F浮= F下—F上,物体漂浮时,F上为零
3、漂浮法(悬浮) F浮=G物,物体漂浮时多用此公式,如轮船,鸡蛋,木块,密度计
4、公式法 F浮=G排=ρ液gV排 ,比较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多用此公式,此外重点理解G排 物体浮沉判断(实心物体全部浸入),
1、F浮G ρ物ρ液 上浮(静止后最后漂浮在水面)
2、F浮=G ρ物=ρ液 悬浮
3、F浮G ρ物ρ液 下沉(静止后最后沉在水底)
力、密度、状态 三者可以互推
部分基础知识:
真空不能传声,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
色光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两侧,两角相等
平面镜成等大、等距虚象, 人高1.7米,像高一定1.7米
近视眼的矫正需戴凹透镜,远视眼需戴凸透镜
液体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液化方法:降低温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