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通用)专题24病句修改题(练习)(学生版+解析).docx
PAGE/NUMPAGES
专题24病句修改题(练习)
目录
TOC\o1-2\h\u模拟基础练 1
重难创新练 2
真题实战练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进行评价:一个是人们通常使用的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另一个就是骨龄。
何谓骨龄?简单地讲,_A_。它是将小儿骨骼实际发育程度与标准发育程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的一个骨骼发育年龄。判断骨龄目前一般先拍左手的骨片,然后由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如果骨龄大于生活年龄1~2岁或以上,那么这些孩子虽然目前身高比同年龄、同性别孩子的平均水平高,但因为骨龄较大且骨龄增长速度大于身高增长速度,骨骺将提前闭合,失去生长潜力,成年后_B_。骨龄成熟较晚的儿童,身高在青春期前虽往往低于同龄儿童,但因其骨龄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落后1~2岁),所以相对而言还有较大的生长潜力和较多的生长空间。
如果骨龄比生活年龄大得不多,身高已到了骨龄对应的身高,①又排除了疾病以外的因素,②则不需要药物治疗,③只需要针对导致骨龄提前采取相应措施,④比如改变高蛋白饮食习惯,⑤注意膳食均衡,⑥不服用营养品,⑦增高户外运动,⑧保证夜间睡眠时间,⑨严格控制体重。如果骨龄超前非常明显,生长潜力受损,则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病句修改题)文中第三段画横线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怕辣不?”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辣食的人,可能会有三种回答: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这三个短语意思差不多,程度却有高下之别,如同英语形容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据说,川、湘、黔等省的人,常常为“怕不辣”的桂冠归属何地,争得A。
但如果你去问一只鸟,它可能会一脸疑惑:“辣?我没尝过这种滋味!”古话说“无知者无畏”,世界上最能吃辣的人,与鸟相比,B。
事实上,除了人,哺乳动物几乎都不吃辣椒。科学家对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沙漠地带的野生辣椒进行观察,记录有哪些动物以辣椒为食。①根据研究结果显示,②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根本不碰这种辛辣食物,③但生活在那里的鸟类对辣椒情有独钟。④可见,哺乳动物通常不吃辣椒,而鸟类则吃辣椒。⑤换句话说,辣椒对哺乳动物不欢迎,而对鸟类有吸引力。
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当然和两类动物对辣的感受能力不同有关。
从本质上讲,辣并非味觉。与甜、酸、苦、咸通过舌头上的味蕾细胞被生物体感知不同,辣味物质中包含的辣椒素直接作用于口腔中的辣椒素受体,从而产生一种能刺激神经细胞的灼热感和疼痛感。鸟的辣椒素受体有部分氨基酸与哺乳动物存在差异,对辣椒素不那么敏感。还有一点,鸟没有牙齿,(甲),而是整个或撕成小块咽下,因此对口腔的刺激性也更小。
换一个角度来看,其中又包含着辣椒种子的生存智慧。鸟直接吞食辣椒,它的消化道也短,辣椒籽穿肠而过,没受什么损害,并且还能跟着鸟儿远走高飞,四处生根发芽。而一旦落入哺乳动物的口中,那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活命的机会C,这时候“辣”就成了最好的自卫武器。可以想见,(乙),只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这个品种被逐渐淘汰了。
3.为什么“怕不辣”比“不怕辣”“辣不怕”表现接受辣食的程度更深?请简要分析。
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5.(病句修改题)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6.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假言推理的一种,其常见形式之一是“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请根据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内容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形式,写出“辣不是味觉”的完整推理过程。
7.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想象一下,在海洋中传播的水波:它们看似以特定的速度、高度前进,但当接近岸边时,波浪的行为会发生变化。1678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想法——他认为,水波并不是线性的单一波动,而是无数个球形波的叠加。他认为,(???甲???),能够解释干涉、折射、反射等现象。惠更斯的理论在1690年发表后,迅速风靡欧洲大陆,并为光的波动性奠定了基础。
然而,①惠更斯的波动理论并非一帆风顺。②牛顿,这位影响深远的物理学家,③他的《光学》在1704年发表,④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⑤牛顿通过一系列棱镜实验,⑥首次证明白光其实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⑦这不仅推翻了惠更斯关于光“天生白色”的看法,⑧还为光的折射和颜色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18世纪末,科学家托马斯·杨的双缝实验为光的波动性带来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