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转炉炼钢工艺朱荣详解.ppt

发布:2016-11-03约1.22万字共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炼钢工艺授课内容 参考书:钢铁冶金学(陈家祥) 转炉炼钢学(徐文派) ,现代电弧炉炼钢(李士琦) 氧气转炉炼钢工艺与设备 (王雅贞),特殊钢炉外精炼 (知水) 1 转炉炼钢的发展 1855-1856年英国人亨利.贝塞麦(Henly)开发了酸性底吹空气转炉炼钢法; 1878年英国人托马斯(S.G.Thomas)碱性底吹空气转炉炼钢法; 1940年廉价获得氧气后,瑞士、奥地利开发了顶吹氧气转炉,1952年在奥地利林茨(Linz)和多纳维茨城(Donawitz)建成第一座30吨碱性顶吹氧气转炉(LD转炉);或称BOF(Basic Oxygen Furnace)。 1970年开发顶底复合吹炼转炉。 我国的炼钢发展史。 氧气转炉的种类 ?氧气顶吹转炉 氧气底吹转炉(或氧气侧吹转炉 ) 氧气顶底复合转炉 转炉炼钢方法的发展演变 顶吹氧气转炉炼钢工艺特点 完全依靠铁水氧化带来的化学热及物理热; 生产率高(冶炼时间在20分钟以内); 质量好(*气体含量少:(因为CO的反应搅拌,将N、 H除去)可以生产超纯净钢,有害成份(S、P、N、H、O)〈80ppm; 冶炼成本低,耐火材料用量比平炉及电炉用量低; 原材料适应性强,高P、低P都可以。 转炉设备 转炉炉体及转炉倾动系统 铁水、废钢、散状材料设备 氧枪提升机构 转炉烟气净化与回收设备 转炉炉体及转炉倾动系统 转炉炉容比(V/T) 是指转炉腔内的自由空间的容积V(单位m3)与金属装入量(铁水+废钢+生铁块 单位t)之比。 装入量过大,则炉容比相对就小,在吹炼过程中可能导致喷溅增加、金属损耗增加、易烧枪粘钢; 装入量过小,则熔池变浅,炉底会因氧气射流对金属液的强烈冲击而过早损坏,甚至造成漏钢,并会降低转炉的金属料种类等因素有关。 大型转炉的炉容比一般在0.9~1.05米3/吨之间,而小型转炉的炉容比在0.8米3/吨左右。 通常当转炉容量小、或铁水含磷高、或供氧化强度大、喷孔数少、用铁矿石或氧化铁皮做冷却剂等情况,则炉容比应选取上限。反之则选取靠下限。 转炉高径比(H/D) 是指转炉腔内的自由空间的高度(单位m)与熔池直径比m之比。 高径比一般为0.8-1.8; 决定转炉氧枪的吹炼强度,冶炼时间等; 同时影响溅渣的好坏; 决定氧枪喷头的设计参数,如喷头的射流角等. 2 氧气射流及熔池搅拌 氧枪吹炼参数决定转炉的冶炼过程及冶炼结果 氧枪心藏是氧枪喷头; 有关氧枪及氧枪喷头设计有专门介绍 氧气射流属于气体动力学的范畴。 氧气射流对熔池的物理作用 转炉实际上是一个黑箱,对炉内的运动状态是冷态实验的分析结果。 氧流作用下熔池的循环运动,动量传递,氧压或氧速越高,凹坑越深,搅拌加剧。 ? 氧气射流对熔池的化学作用 直接氧化---氧气射流直接与杂质元素产生氧化反应; 间接氧化---氧气射流先与Fe反应生成后FeO ,FeO传氧给杂质元素。 是直接氧化还是间接氧化为主呢? 是间接氧化为主,最主要一点是由于氧流是集中于作用区附近(4%的面积),而不是高度分散在熔池中。 氧枪喷头的种类 直简型 收缩型 拉瓦尔型 多孔拉瓦尔型。(马赫数控制在1.8-2.1) 喷头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主要根据炼钢车间生产能力大小、原料条件、供氧能力、水冷条件和炉气净化设备的能力来决定。 考虑到转炉的炉膛高度、直径大小、熔池深度等参数确定其孔数、喷孔出口马赫数和氧流股直径。 对于原料中废钢比高、高磷铁水冶炼或需二次燃烧提温等情况,则其氧枪喷头的设计就需特殊考虑。 喉口直径的计算 当供氧量Q和喷嘴前氧压确定后,就可以按弗林公式计算喉口直径,即: 式中 T0——氧气滞止温度,k; A——喉口断面积,cm2; P0——喷嘴前压力(吹损时允许正偏离20%), Mpa(绝对)。 此外喷嘴加工的光洁度对流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粗糙表面必定增加附面层高度。 枪位高度范围 枪位高低,对氧枪喷头出口马赫数M的选取有着直接影响。 在一定的氧射流出口速度下,枪位高可避免烧枪,但为保持射流对熔化的搅拌能力,即保证一定的冲击深度,需要降枪; 射流出口马赫数M决定枪位。 喷枪高度的确定 根据所取的冲击深度和喷头设计得到的各项参数,就可以确定喷枪高度。 现以计算三孔喷头为例,计算喷枪高度。由于P0=8kg/cm2,M出=1.845,d*=23.2mm,d出=28.4mm,T0=303K,,设熔池深度为1000mm,假定取平均冲击深度为熔池深度的25%,则h=250mm, 喷枪高度H为 :1050mm 熔池冲击深度 氧气射流深入熔池的深度(即冲击深度)对吹炼工艺影响很大,必须保证氧流对熔池具有合适的冲击深度,使熔池得到均匀而强烈的搅拌,即有较大的脱碳速度,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化渣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