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码摄影摄像课程标准..doc

发布:2017-01-11约1.4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码摄影摄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数码摄影摄像》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学 时:28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学 分:2学分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是专业的专业课,《》在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数码摄与应用技术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各类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基本特性,掌握图像软件在各类图片处理的上的运用,控制图片的影调与色调,并能对图片进行艺术再创造,掌握各类数码机的工作原理与拍摄的基本技能。 《数码摄影摄像》课程考核表 姓 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项 目 考 核 点 总分 评价标准 单项成绩 项目成绩 过程考核 (50%) 出勤情况 5分 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 工作态度 10分 工作认真、努力,有较强责任感 汇报演讲 10分 举止大方、口齿清楚、逻辑性强 作 业 10分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实训业绩 15分 对实训成果的贡献较大,在关键 环节起到了作用。 成果考核 (50%) 团队作品评价 20分 主题鲜明、结构合理、有较高 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个 人 职 位 摄影摄像 (0.5) 30分 构图标准、用光和色彩还原准 确并富有创造性,能够表现作品主 题。 编辑 (0.2) 画面选择准确、基本剪辑符合 原则,无跳接、越轴等现象。 编导 (0.2) 文字写作较好,符合电视文字 语言风格,具有驾驭作品的能力。 其它 (0.1) 能够较好的完成一些辅助工 作,如:场记、摄助、片头片尾制作等。 总评成绩 第七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实践课占有了绝对比重。建议采 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法,以任务书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过程,实现了教学流 程与工作流程的无缝对接,即:从“下达任务书(接受任务)→自主学习相关知 识(咨询)→教师指导、示范(技术准备)→小组合作选题(制定计划)→实拍 (实施)→节目素材评审(评价)→教师总结(反馈) ” ,实现学习迁移的教学效果。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选择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化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研讨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视频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实操训练法、引导文教学法、DV作品大赛法等。 二、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教学资料选取原则 贯彻以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相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材。 2、、推荐教材: 李文联、杨绍先,《摄影摄像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2、主要教学参考书: 1.摄影技术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国兴 2.摄影技艺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颜志刚 3.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中国摄影出版社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是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课程资源应当具备开放性特点,适应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为适应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开展,必须大力开发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设计、学习评价表、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指导文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