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心理咨询师考试理论精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冯特1879 莱比锡,心理实验室(构造)、科学心理诞生
2、艾宾浩斯(长过去、短历史,记忆实验研究创始人)、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潜意识和性,人非理性的
4、华生的刺激反应模式(S-R)(行为,早期巴甫洛夫、沃森);
5、巴甫洛夫经典、斯金纳操作,
6、魏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
7、杜威、安吉尔(机能主义):强调适应环境中机能作用;
8、人本主义:罗杰马斯洛(第三势力、第四浪潮):关心人的尊严和价值、马斯洛层次需要
9、认知心理学:60年代,信息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皮亚杰、麦赛尔:1962年《认知心理学》
10、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
沙赫特的情绪认知论,
汤姆金斯--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
11、智力结构理论:
斯皮尔曼(二因素)、
赛斯特(群因素)、
吉尔福特(智力结构)
卡特尔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12、气质类型的各种学说:
体液说希波克拉(黄胆汁、血液、黏液、黑胆汁)
体型说克雷奇米尔(德国精神病医生)
血型说古川竹二
激素说伯曼(美国心理学家)
13、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兴奋和抑制
特征: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兴奋:神经活动由静或弱转为活动或较强的状态。
抑制:神经活动由活动或较强活动状态转为静或弱的状态。
兴活安胆多黏强;兴奋胆汁不平衡;安静黏液不灵活;抑郁抑制只有弱
14、人格理论:
容格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卡特尔: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奥尔波特特质创始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艾森克人格结构维度
科斯塔和麦克雷的人格的大五理论:
神经质、外倾性、经验开放性、宜人性、认真性
概念(需熟记)
3.反射: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现实的具体的。第二信号系统:词和语言
4、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5、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
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有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
感觉阈限高感受性低(需要比较强的刺激才能感受到)
感觉阈限低感受性高(很弱的刺激就能感受到)
韦伯定律(1840)ΔI/I=K ΔI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是一个常数,叫韦伯常数或韦伯分数
费希纳定律(1860)S=KLgR 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 K是一个常数。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对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对光适应快,对暗适应慢,保护对暗适应就是设法不让视紫红质分解,红色的眼镜。
对光适应:从的环境到亮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的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
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正后象和负后象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联觉现象:本来是一种刺激能引起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
一、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二、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
三、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四、联觉本来是一个刺激能引起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这种现象叫联觉。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mm)也叫光波。
二)视觉器官
锥体细胞呈圆锥状,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明视觉器官。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这是明视觉。
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暗视觉器官。杆体细胞只能物体的明暗和轮廓,这是暗视觉。
(三)1.颜色的特性
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色彩中灰色所占的比例
2颜色混合
色光相加 颜料相减
3.色觉异常
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的。
遗传造成的。
听觉
16~20000赫兹适宜刺激, 1000Hz~4000赫兹最敏感。
老年人首先丧失对高频听觉。
(三) 听觉的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八、内脏感觉(机体觉)
比较模糊,定位也不准确,还具有放射的性质。
九、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所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