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狗包弟课件1要素.ppt

发布:2016-12-27约3.45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巴金 作家、背景介绍 1929年在《小说月报》 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了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作家、背景介绍 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关于《随想录》 1978年之后,巴金完成了他的五卷《随想录》,这些短章表现了一个老人强烈的人道精神和对于社会开放和自由的渴望,对于“文革”和历次政治运动造成的伤害做了深入的反思,重新提出了人的解放的观念。 小狗包弟资料卡 思考: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思考: 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性格特点时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正面描写   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   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可爱与聪明,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 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尾声”部分,思考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在这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经过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 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作家为什么会沉重? 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找,哪一句话最能表明作家的自责? 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 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阅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同学思考: 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课堂讨论 思想意义(行为) 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 思想意义(忏悔)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   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轻松了。 他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1.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 2.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随想录》一书。 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发动。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