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刘芳.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 卫生部北京医院 耳鼻咽喉科 刘芳 Barany Society Member Prosper Ménière 1861年法国医师 Prosper Ménière 首次报道了梅尼埃病。 1861 1 8“内耳病变引起的特殊类型的严重耳聋” 梅尼埃描述了一系列神经性耳聋的病人,伴有明显的低频听力损失,多数是单侧的。 定义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流行病学特点 外周性眩晕中占第二位; 发病率:约7.5-157/10万人; 发病年龄:4-90岁,多发于中青年,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 男女发病率:约1-1.3:1; 一般单耳发病,可出现双耳受累。 病因 迄今不明 主要学说: 1、内淋巴机械性阻塞与内淋巴吸收障碍 2、免疫反应学说 3、内耳缺血学说 4、其他学说:内淋巴囊功能紊乱学说 病毒感染学说 遗传学说 多因素学说 病理 1938年, Hallpike and Carins首先从病理组织学上揭示了梅尼埃病的病理表现:膜迷路积水膨大,膜蜗管和球囊明显; 病理特点:内耳内淋巴积水。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表现: 1、发作性眩晕(recurring attacks of vertigo); 2、波动性、渐进性听力下降(fluctuating and progressive hearing loss); 3、耳鸣(tinnitus); 4、耳胀满感(aural fullness)。 1、发作性眩晕 特点: a 多呈旋转性; b 数十分钟至数小时,通常2-3小时转入 缓解期; c 多伴自主神经症状; d 意识清楚; e 常反复发作。 2、波动性、渐进性听力下降 特点: a 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 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 b 至少1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 失; c 可出现听觉重振现象。 3、耳鸣 特点: a 多出现在眩晕发作之前; b 初为持续性低调吹风声,后转为高调蝉 鸣声; c 眩晕发作时加剧,间歇期自然缓解。 4、耳胀满感 特点: 发作期患侧耳内或头部有胀满、沉重或 压迫感。 检查 1、耳镜检查鼓膜正常; 鼓室导抗图正常; 咽鼓管功能良好。 3、重振试验 正常情况下,人耳听觉响度随刺激声音强度变化而增减;梅尼埃病的病变在耳蜗,声音强度与响度呈不成比例变化。 检查方法: ①双耳响度平衡试验( ABLB )阳性; ②短增敏感指数测试( SISI )可达60-100%;③阻抗镫肌反射阈≤ 60dB者判为重振现象。 4、甘油试验 Klockhoff(1966)提出,原理是利用甘油的高渗作用,改变膜迷路的渗透压,促进内耳水分重新吸收,甘油分子直径较小,能通过血液-外淋巴屏障进入外淋巴间隙,但不能通过渗透性更小的内外淋巴屏障,造成内、外淋巴间渗透压递度,内淋巴脱水,改善听力。 按 1.2-1.5g/公斤体重,空腹服用,服前、后 1、2、3h纯音测听,0.25-1kHz 连续2个频率听阈改善 10dB HL,为甘油试验阳性,阳性率约为 50-60% ;服甘油后-SP/AP比值下降15%为阳性。 甘油试验除诊断价值外尚有选择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的价值,本试验阳性者可选择脱水治疗或内淋巴囊减压术。 6、前庭功能检查 双温试验依赖水平半规管的功能 早期患侧前庭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 多次发作后,可向健侧的优势偏向; 晚期出现半规管轻瘫或功能丧失。 双温试验CP 25%为异常。 7、VEMP 是检查球囊和前庭下神经-丘脑通路的方法 前庭外周性疾病诊断上应用:前庭神经炎、听神经瘤、上半规管裂和梅尼埃病等; 梅尼埃病的VEMP 表现为振幅异常(振幅低或无反应)、p13 潜伏期异常;VEMP 双侧振幅比 1.61 或两侧差与两侧和之比 0.29 为异常; 病程0~5 年,VEMP 异常为57.4%; 6 ~ 10 年为60.0%; 11 年以上为57.1%; VEMP 总阳性率为58.0%。 诊断依据 美国72年 Meniere’s disease : criteri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