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床常用标本采集.ppt

发布:2017-07-05约3.3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血液标本采集 一、血液标本采集 ---静脉血标本采集 目的: ①全血标本测定血沉、血常规及血液中某些物质如血糖、肌酐、尿酸、血胺的含量。 ②血清标本测定肝功能、血清酶、脂类、电解质等。 ③血培养标本培养检测血液中的病原菌。 静脉血标本采集前病人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剧烈运动,一般主张抽血前24h内不做剧烈运动,清晨取血,住院病人可在起床前采血,匆忙赶到门诊的人应至少休息15分钟后采血。 2)注意合理饮食。除了急诊或其它特殊原因外,一般主张在禁食12h后空腹取血,延长空腹时间(饥饿)或餐后血液的化学成分都会引起变化,饮酒实验亦有影响。 3)药物的影响:很多的药物进入人体后可影响某些化验项目的结果,病人在化验前应尽可能停服对实验有干扰的药物。(服用降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制剂期间,应嘱受检者在当日服药前抽血并对用药情况进行记录)。 静脉采血时护士应注意的问题 : 1)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多项化验采血顺序应 1、不含添加剂的试管 2、凝血管 3、含添加剂的其它试管 2)采血时的体位建议以坐位5分钟后取血为宜,止血带使用应少于1分钟,以免引起血液淤滞,造成血管内溶血或血液某些成分改变。 3)当一侧手臂输液时应从对侧手臂取血,以免影响血糖、血钾等的浓度。 4)血标本应防止溶血,影响溶血的因素有:用止血带时间过长;抗凝管使用不当或抗凝混合时过度振荡;容器污染;血液中泡沫注入试管;标本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冷却和受热;离心力过大等。 5)正确使用抗凝剂。 一、血液标本采集 ---动脉血标本采集 目的: 采取动脉血液,用作血气分析。 注意事项: ①静息状态(至少休息30分钟)采血。 ②标本隔绝空气,避免混入气泡及静脉血。 ③凝血功能障碍者抽血后加压按压时间最少10分钟。 ④标本30分钟内送检。 一、血液标本采集 --动脉血标本采集 临床应记: ①常用动脉有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 ②抽取标本前评估患者的体温、吸氧状况或呼吸机参数设置。 ③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 ④无菌操作。 一、血液标本采集 --血培养标本采集 临床应记: ①成人采血8-10毫升,儿童采血1-4毫升。 ②寒颤患者在寒颤或体温高峰采血,已用抗生素患者,在下次用药前采血。 ③两次血培养采血时间至少间隔1小时。 ④无菌操作 血常规管 适用于血常规 抗凝剂:EDTA-K2、 EDTA-K3 血液标本量最少为1ml 采血后立即颠倒180度摇匀5-8次 二、尿常规标本的采集 临床应知: ①晨起第一次尿,30ml左右,尿比重则100ml。 ②不能自理患者协助留尿。 ③留取标本后粘贴检验单联号。 ④留置尿管患者,取晨尿中段。 二、尿常规标本的采集 ①常规标本是检查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有无细胞及管型,测定比重,并作尿蛋白及尿糖定性。 ②尿培养标本是为了收集未被污染的尿液作细菌学检查。 ③12h或24h尿标本是为了进行尿的各种定量检查,如钠、钾、氯、17-羟类固醇、肌酐、肌酸及尿糖定量或尿浓缩查结核杆菌等。 二、尿液标本采集 1、目的 ①常规标本是检查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有无细胞及管型,测定比重,并作尿蛋白及尿糖定性。 ②尿培养标本是为了收集未被污染的尿液作细菌学检查。 ③12h或24h尿标本是为了进行尿的各种定量检查,如钠、钾、氯、17-羟类固醇、肌酐、肌酸及尿糖定量或尿浓缩查结核杆菌等。 二、尿培养标本的采集 临床应知: ①清洗会阴,男性包皮较长患者,包皮翻开也用灭菌用水冲洗后无菌培养试管留取。 ②膀胱内存留4-6h或以上尿,为佳。 ③中段尿10ml左右,尽量抗生素使用前留。 ④避免精液、经血、白带、粪便或其他异物混入。 ⑤留取前不宜多饮水,留取后及时送检 三、大便标本采集 1、目的 2、常规标本 3、培养标本 4、寄生虫及虫卵标本 5、隐血标本 三、大便标本采集 目的 ①常规标本是为了检查粪便性状、颜色、细胞等。 ②培养标本是为了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 ③隐血标本是为了检查肉眼不能察觉的微量血液。 ④寄生虫标本是为了检查粪便中的寄生虫、幼虫以及虫卵计数。 三、大便标本采集 常规标本 临床应知: 大便排于排便器内,选取中央部分或粘液便5g,或水样便15-30ml放入标本容器 三、大便标本采集 培养标本 临床应知: ①便器应消毒。 ②取中央部分或脓血粘液便2-5g,置于无菌标本容器内。 ③无便意或无法排便者用无菌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插入肛门4-5CM(幼儿2-3CM)轻轻旋转后退出,置于无菌培养管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