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为什么需要思维.ppt

发布:2017-03-23约1.1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为什么需要思维? 人类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局限性 =眼睛:可见光390—760nm(毫微米) =耳朵:声波20—20000Hz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过去—现在—将来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事物本质和规律带有蕴涵和内隐的特点 =想知道桃子的滋味,怎么办? =雷与闪电是怎么回事? 思维(thinking) 思维是一种间接和概括的认识。 思维是包括一系列心理操作(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的认知过程。 思维的具体表现:推理、判断、决策、问题解决。 语言的理解与表达,事理的批评与判断,问题的推理与解决,文艺的制造与创作,科学的创造与发明,都离不开思考的过程。 思维的基本特征 思维的间接性 =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理解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 思维的概括性 =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 =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发现规律)。 思维与语言 (1)语言及其作用 *语言 *语言与词 (2)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赖以进行的载体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 *思维和语言并不等同 思维与实践 (1)思维是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的产物 (2)思维是人类活动的特殊理论形式 (3)实践是检验知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思维过程 (1)分析与综合 (2)比较、概括与系统化 (3)抽象和具体化 思维形式: (1)概念 (2)判断 (3)推理 思维的分类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想象 1.什么是想象 (1)定义 (2)想象与思维 (3)想象实践 2.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幻想 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分析 (1)提出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知识经验 (2)定势 (3)感性材料的组织形式 (4)尝试性动作 (5)提示 (6)个性特点 思维与教学 1.教材的合理使用和选择 2.改进教学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和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 3.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1)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3)思维的逻辑性 (4)思维的灵活性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