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化学选择题技巧.pdf

发布:2023-06-25约1.1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化学选择题技巧 商余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解答有机物(尤其是烃类)知道分子量后求出其分子式的一类题目。 对于烃类,由于烷烃通式为 CnH2n+2,分子量为 14n+2,对应的烷烃基通式为 CnH2n+1, 分子量为 14n+1,烯烃及环烷烃通式为 CnH2n,分子量为 14n,对应的烃基通式为 CnH2n- 1,分子量为 14n-1,炔烃及二烯烃通式为 CnH2n-2,分子量为 14n-2,对应的烃基通式为 CnH2n-3,分子量为 14n-3,所以可以将已知有机物的分子量减去含氧官能团的式量后,差 值除以 14(烃类直接除 14),则最大的商为含碳的原子数(即 n 值),余数代入上述分子量通 式,符合的就是其所属的类别。 例 1 某直链一元醇 14 克能与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 0.2 克氢气,则此醇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6 个 B.7 个 C.8 个 D.9 个 【解析】: 由于一元醇只含一个-OH ,每 mol 醇只能转换出 1/2molH2,由生成0.2 克 H2 推断出 14 克 醇应有 0.2mol ,所以其摩尔质量为 72 克/摩,分子量为 72,扣除羟基式量 17 后,剩余 55,除以 14,最大商为 3,余为 13,不合理,应取商为4 ,余为-1 ,代入分子量通式,应 为 4 个碳的烯烃基或环烷基,结合直链,从而推断其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6 个。 2、平均值法 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 的含量.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 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必 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换言之,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 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 能组成。 例 2 将两种金属单质混合物 13g,加到足量稀硫酸中,共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 11.2L,这两种金 属可能是( ) 1 文档来源网络整理 仅供参考 侵权联系删除 A.Zn 和 Fe B. Al 和 Zn C. Al 和 Mg D. Mg 和 Cu 【解析】: 将混合物当作一种金属来看,因为是足量稀硫酸,13 克金属全部反应生成的 11.2L(0.5 摩 尔)气体全部是氢气,也就是说,这种金属每放出 1 摩尔氢气需 26 克,如果全部是+2 价的 金属,其平均原子量为 26,则组成混合物的+2 价金属,其原子量一个大于 26,一个小于 26,代入选项,在置换出氢气的反应中,显+2 价的有 Zn ,原子量为 65,Fe 原子量为 56, Mg 原子量为 24,但对于Al ,由于在反应中显+3 价,要置换出 1mol 氢气,只要 18 克 Al 便 够,可看作+2 价时其原子量为 27/(3/2)=18,同样假如有+1 价的 Na 参与反应时,将它看作 +2 价时其原子量为 23×2=46,对于 Cu,因为它不能置换出 H2,所以可看作原子量为无穷 大,从而得到 A 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大于 26,C 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小于 26,所以A ,C 都不符合要求,B 中Al 的原子量比 26 小,Zn 比26 大,D 中 Mg 原子量比 26 小,Cu 原子 量比 26 大,故 BD 为应选答案。 3、极限法 极限法与平均值法刚好相反,这种方法也适合定性或定量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根据混合物 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 题目所给条件,将混合物看作是只含其中一种组分 A ,即其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为 100%(极大)时,另一组分 B 对应的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就为 0%(极小),可以求出此组 分 A 的某个物理量的值 N1,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 B 不含 A 时的同一物理量的 值 N2,而混合物的这个物理量 N 平是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 A ,B 的同一 物理量数值之间,即 N1N 平N2 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例 3 4 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 KCl 和 KBr 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 2.00 克样品配成水溶液,加 入足够 HNO3 后再加入适量 AgNO3 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 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