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__会计要素跟会计科目文档.ppt

发布:2019-04-06约3.92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科目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 ●对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构成内容: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概念:是指企业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营业周期——一般为1年,某些特殊行业(如轮船、飞机制造业)可能以超过1年的单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为一个营业周期。 变现——转变为货币资金。 ●内容:流动资产主要包括: (2)非流动资产  ●概念:是指企业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 ●内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构成内容: 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偿还期不超过一年)和非流动负债(偿还期超过一年)两种 。 按偿付的方式可分为货币性质负债和非货币性质负债两类 3、所有者权益 定义: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它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以后的余额。其实质是企业从投资者手中所吸收的资本及其增值,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本钱”。 内容: 包括投入资本、利得与损失和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是否需要偿还的区别:后者需要偿还;前者一般不需要归还。 ▲享有权益内容的区别:后者只有按期收回本息权;前者具有参与利润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双重权利。 ▲清算时求偿权的区别:后者拥有优先求偿权;前者则没有。 内容: 广义的收入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 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 构成内容: 广义的费用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等; 狭义的费用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和期间费用。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5种。 (一)历史成本(过去发生的金额)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二)重置成本(现在重新取得需支付的金额)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三)可变现净值(将来可以流入的差额)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可变现净值=估计的(正常销售售价-至完工的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四)现值(折现后的金额,即若干时期后的某一金额可算作现在的多少)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中级或注会中财管的基本知识) 例如,2008年11月1日存入银行10万元,1年期利率为3.87%。1年后,即2009年10月31日账户本利和为103870元。简单说,10万元即为103870元的一年期现值。 (五)公允价值(大家公认的公平金额)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五种计量属性的理解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含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行科学分类的项目,是账户的名称。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第一层次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1.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2.意义: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注意分类标准) 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资产类科目,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负债类科目,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成本类科目,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损益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外收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