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doc

发布:2017-08-14约3.1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摘要:由于施工阶段工期长、资金投入大、资源消耗多,如何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办法 一、造价失控的原因 1.1合同文件不完善 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安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签订严密的施工合同,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建立技术档案,加强资料管理。施工前,应组织施工合同交底会议。相关管理人员须将本工程中标方式、清单组价的依据、利润降点系数等有关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施工合同文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 1.2变更手续处理的不准时 因设计变更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管理程序,应规范设计变更程序,凡涉及到变更的工程,要先做出工程量和造价的增减分析,经业主及有关部门的同意,设计单位审查,发出相应的图纸和说明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调整原来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若遇有重大设计变更,总造价突破原投资估算及设计总概算时,还必须报原批准部门或单位批准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 1.3编制考虑不完面 结合工程自身特点,明确施工进度,顺利地衔接各个节点,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施工任务。但有时高质量高效率和造价却是矛盾的。施工组织设计从技术可行性角度考虑,应做到在满足技术可行性的同时,还要结合施工可行性及经济适用性。 1.4现场管制松散、结算杂乱 由于有关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致使现场管理混乱,签认的原始数据没有合理性,从而造成工程决算不准确、成本不实,效益流失,造价失控。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施工人员、材料员、预算员相互配合,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加强成本管理、降低造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5材料价格波动 材料采购受物价波动的影响也会使工程造价升高,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同一种材料,其价格相差悬殊,给材料单价的确定带来相当的难度,尤其装饰工程的材料价格更是如此。定额材料预算价格不能及时准确地随着建材市场的价格变化相应调整,但地方材料以调整系数的方式,难于反映市场实际价格。 二、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工作内容方法 2.1造价控制的内容 工程造价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问题,它与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预期的质量标准随资金投人大小而变化;工期缩短或延期都要加大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设备、管理费等都是构成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施工技术、组织、方法以及环境条件都将影响着工程造价。相对合理的工程造价也是在上级或业主批准的合理工期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编制的,所以,影 响造价的因素基本是人、机(机械)、料(材料)、法(方法)、环(环境),简称五要素。 2.2造价控制的方法 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控制原材料消耗量的关键。建立严格的材料领发制度和回收制度,加强对工程使用材料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力度。通过招投标,在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中,应根据市场情况和工程实际,及时合理有效地对资金、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分配,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的理想实现。 三、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 加强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改善施工组织设计,增强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 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的投入满足合同要求。由此可见,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的费用都不同,甚至会相差数倍。拖延工期时间越长,管理费、人工费等各种费用支出就越大。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 3.2降低设计改动,严格控制现场签证 有些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工地代表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业务素质差,对合同、预算和有关规定不熟悉,将不应该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有的现场工程量问题不经核实随意签证,还有的签证单由承包商填写,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既不调查也不审核,不负责任地确认;有的承包商为获取高利润,设法巧立名目,弄虚作假,有意扭曲合同的界限含义,以少报多,高估冒算,一些施工单位有意将签证化整为零,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所以,要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