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中华一家和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朝中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df
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和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朝中期)
主讲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邵磊
今天我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际上中国人口增长
的历史趋势,正是从清前中期开启的。
移风易俗指向构筑大一统政治共同体。
清朝统治者都有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政治理想,土尔扈特人东归和
锡伯人西迁,就是两个关于族群整体,关于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的故事。
课程内容提要
1、清前中期的国家治理有什么贡献与启示
2、清朝的满人皇帝如何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3、土尔扈特部东归与锡伯族西迁背后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上,清朝具有特殊的意义。
以1840年为界,它的前中期是中华民族自在发展的最后阶段,而它的晚期
受外来侵略势力的刺激,中华民族开始走向自觉。
第一部分清前中期的国家治理有
什么贡献与启示
第一部分清前中期的国家治理有什么贡献与启示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它为现代中
国留下了一个大一统的民族实体。在中国历史上清前中期
的广土众民前所未有。
论疆域,除了元朝,没有哪朝的版图比清朝更大。18
世纪中期的清朝,西跨葱岭,西北囊括巴尔喀什湖,北接
西伯利亚,西南到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
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钓鱼岛,南至南海诸岛,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
仅仅陆地的疆域总面积就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这是清
前中期的统治者们极为勤奋努力的,并且技巧娴熟的致力
于拓展疆域的结果。
第一部分清前中期的国家治理有什么贡献与启示
努尔哈赤统一了东北的大部,皇太极抚隋蒙古,顺治入主中原,统一南方,康
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雍正安定青海、西藏,乾隆统一了新疆,完成了大一统。
在这个过程中,清军还在东北击败沙俄,在西藏打败廓尔喀,在西南抵御缅甸,捍
卫了大一统。
第一部分清前中期的国家治理有什么贡献与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1685年和1686年的两次雅克萨之战,清
朝与沙俄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用谈判的方式划定了
两国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具有主
权国家性质的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从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的王土观念,向近代民族国家的领土意识转变。
第一部分清前中期的国家治理有什么贡献与启示
努尔哈赤统一了东北的大部,
皇太极抚隋蒙古,顺治入主中原,
统一南方,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
湾,雍正安定青海、西藏,乾隆统
一了新疆,完成了大一统。在这个
过程中,清军还在东北击败沙俄,
在西藏打败廓尔喀,在西南抵御缅
甸,捍卫了大一统。
努尔哈赤
西高喻之或
骨意长等
通中出。置言号
苦
漠北蒙古臣服
康熙三十年(1691),康熙帝在多伦,与土谢
图汗、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札萨克图汗、
阿尔楚尔之战全图车臣汗会盟,参照漠南蒙古,一体编设喀尔
喀三部,加强管理。
第一部分清前中期的国家治理有什么贡献与启示
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