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程控交换机CC08第2章 PRA数据配置.pdf

发布:2017-09-19约3.87万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操作手册 特殊业务和范例分册 目 录 目 录 第2 章 PRA 数据配置2-1 2.1 PRA 数据配置说明 2-1 2.1.1 PRA 数据配置一般步骤 2-1 2.1.2 PRA 数据配置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2-2 2.2 PRA 用户配置 2-4 2.3 PRA 链路配置 2-7 2.4 PRA 中继群配置 2-8 2.5 PRA 中继电路配置 2-10 2.6 PCM 属性配置 2-10 2.7 PRA 数据配置范例 2-11 2.7.1 PRA 中继数据配置范例 2-11 2.7.2 增加 PRA 中继数据范例 2-19 2.7.3 修改 PRA 中继数据范例 2-22 2.7.4 删除 PRA 中继数据范例 2-24 2.7.5 修改 PRA 用户号码范例 2-25 i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操作手册 特殊业务和范例分册 第 2 章 PRA 数据配置 第2章 PRA 数据配置 2.1 PRA 数据配置说明 PRA 就是基群速率接入,其接口物理层协议 I.431 是以 PCM 的 ITU-T G.703 建议为基础,存在 E1 标准和 T1 标准,对应于不同的速率。我国采用 E1 标 准,是指以 2Mbit/s 的速率接入网络,通路结构为 30B+D 。当存在多个基群 接口时,几个基群接口可以共用一个 D 信道(64kbit/s )。 B 信道:64 kbit/s 用户信息通路,符合 G.711 和 G.722 标准的 64 kbit/s 语音 通路和数据通路,实现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半永久连接。 D 信道:16 kbit/s (D16)或64 kbit/s (D64)信令信道,传送电路交换信令 信息和分组数据信息; DSS1 信令为一号数字用户信令,分为网络侧和用户侧。在一个 PCM 中,一 般用 16 时隙来传递 DSS1 信令(D 信道),0 时隙为时钟同步信道,而其余 30 个时隙作为 B 信道。 PRA 的实现方式有用户方式和中继方式两种,两者通过基本业务字冠分析中 的业务属性进行区别,用户方式是本局,中继方式是本地。PRA 用户方式是 将 PRA 用户作为本局用户,本局记录有每一个 PRA 用户的详细信息;而中 继方式是将 PRA 用户作为本地用户,仅对 PRA 端口所对应的缺省用户进行 PRA 用户管理。在操作过程中用户和中继方式涉及到的数据都是一样的,现 一般都采用中继方式。 2.1.1 PRA 数据配置一般步骤 PRA 数据配置包括相关数据的增加、删除、与修改等方面。PRA 的逻辑数据 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路由数据、用户数据、中继数据等。PRA 各个数 据之间有一定的制约与层次关系。在配置上要求按其制约关系,有序地进行 配置。以便维护数据库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