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双层介质渗透试验指导书.doc

发布:2019-02-28约2.4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4 《地下水动力学(英)》课程 双层介质渗透实验指导书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 2009.3 双层介质渗透实验指导书 一、前 言 地下工程实践活动中,渗流问题普遍存在。如渗流会影响土石坝、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岩土体强度;基坑开挖、地下室构筑,以及竖井、地道等穿越含水层等工程活动均需要考虑地下水渗流影响。此外,渗流还会引发流沙、流土、管涌等现象,并对地下水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法国学者Henry Darcy于1856年通过长期实验获得了水在多孔介质中的渗透定律,即著名的达西定律,奠定了地下水渗流运动的理论基础。开展室内渗透(达西)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熟悉渗流的基本原理,掌握《地下水动力学》稳定流、非稳定流定量分析理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此前的达西定律教学实验一般采用的渗透实验装置是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戚姆仪,可以采用常规方案求得单一介质的平均渗透系数。然而,自然界中渗流往往存在于双层或多层介质结构的含水层中。为了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提高实验模拟效果,同时更好地发挥实验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实验要求学生采用多功能渗透实验仪,根据不同的渗透介质、渗流方向和实验方法,自行设计、选择不同的组合进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二 、多功能渗透仪与实验方案 1. 实验设备 多功能渗透实验仪采用透明样室,样室侧壁上分上、下两段共安装有四根测压管(见图1);根据实验要求,样室内可以装填一种或两种试样进行渗透实验,装填两种试样时,可同时测定两层试样的渗透参数。 依据渗透介质(单一介质、两种介质(双层介质组合时,两种介质可上、下互换位置))、渗流方向(渗透水流可以从下至上或从上向下)、实验方法(常水头法或变水头法)等,可组合出12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具体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选定的渗透介质、渗流方向和实验方法,自行设计、选择具体实验方案完成渗透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 基于多功能渗透实验仪达西定律实验方案 采用上述实验设备,按照渗透介质:单一介质、两种介质(双重介质组合时,两种介质可上、下互换位置);渗流方向:渗透水流可以从下至上或从上到下;水头性质:常水头和变水头实验等,排列组合出12种实验方案(表1)。通过上述方案实验,均可获取相应工况下试样的渗透参数。 样室溢水口测压管 样室 溢水口 测压管 水 箱 图1 多功能渗透实验仪原理示意图 表1 排列组合出的12种实验方案 试样 渗透系数 实验种类 渗流方向 编号 单一均质介质 K1=K 常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1) 下→上 (2) 变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3) 下→上 (4) 两种介质组合 K1K 常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5) 下→上 (6) 变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7) 下→上 (8) K1K 常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9) 下→上 (10) 变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11) 下→上 (12) 三、双层介质渗透实验 图1中,测压管1、2及3、4之间的两段试样,可以看作两层介质。设两层试样厚度为和,各层试样的竖向渗透系数分别为和;渗流量为和,根据渗流连续性原理,通过整个试样渗流量应该等于各层的渗流量: (3.1) 假设渗流通过两层试样的水头损失分别为和,则作用在两层试样上的水力梯度分别为:    (3.2a)            (3.2b) 根据达西定律, 两种试样的渗透系数分别为: (3.3a) (3.3b) 由于作用在两段试样上的总水头损失为: (3.3) 所以: (3.4) 式中:为两层(段)介质的总厚度。 将(3.1)带入(3.4): (3.5) 整理可得双层试样的竖向平均渗透系数为: (3. 6) 四、实验步骤 1.参照实验装置示意图,在直立圆筒中底部安装一块滤板(滤层),再装入均质砂(两种介质实验时,先装入第一层砂至标志处,放第二块滤板,再装填第二种砂至设计高度);安装带溢水装置的供水桶; 2.记录实验基本常数,包括实验样室内径 D 、测管间距:、和(图1)及砂样有效粒径、孔隙率与水温; 3.开启供水管阀门,使样室充满水(样室上端溢水处于溢水状态);记录测压管稳定水头,并采用体积法测定渗流量;改变流量(一般按流量从大到小顺序)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过程,重复次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