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足下肢血管CTA与DSA的对比性研究.doc

发布:2018-01-28约3.3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足下肢血管CTA与DSA的对比性研究 1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 030001;2山西省侯马市人民医院 CT室;2山西省肿瘤医院 030013 摘要:目的 对比糖尿病足下肢血管CTA与DSA之间的差异性,探讨糖尿病足下肢血管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50名糖尿病足下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从患者的腹主动脉水平扫描到足底。同一周内对50名患者行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评价两种检查的效果。将观测的动脉分为两组:A组和B组。结果 50名患者行CTA和DSA,32条糖尿病足下肢动脉一共256个节段,经一致性检验:k值为0.787,P<0.05.B组的K值为0.649,P<0.05.结论 CTA作为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给糖尿病足下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病变的评估,为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随访提供有效地参考,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动脉;CTA;DSA;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各种并发症不断的出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1]。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以及外周血管疾病发生病变造成了过高的机械压力,从而引起下肢动脉疾病。因此有效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评估和预测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临床判断和参考[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方面逐渐的应用CT血管成像技术,与其他的血管造影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价值。通过对比CTA与DSA之间的差异,探讨CTA的应用价值和独特的优势,现做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50名糖尿病足下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32名,女性患者18名,年龄在44-75岁之间,平均年龄63.14plusmn;1.2岁,平均病程11.2plusmn;1.8年。对50名患者行CTA检查均出现肢端皮温降低,有20名患者出现下肢慢性溃疡,有20名患者肢端变黑,有10名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需截肢。对患者进行血管B超检查动脉血管出现狭窄或者闭塞。DSA检查在行CTA之后一周内进行。将10名截肢分成两个小组:CTA组和DSA 组,每组各5名患者。 CTA组:所有患者行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治疗,待血糖稳定后截肢,截肢前根据CTA检查动脉血管栓塞平面参照DSA评分标准确定CTA评分标准,评估截肢平面。 DSA组:所有患者行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治疗,待血糖稳定后截肢。截肢前根据DSA检查动脉血管栓塞及侧枝循环建立状况综合分析后,结合足部溃疡局部状况按DSA评分标准确定截肢平面。 1.2 方法 CTA采用东芝64排TSX---101A型 CT机检查,从患者的腹主动脉水平扫描到足底。扫描时患者持仰位,患者足部固定在内翻位置扫描,非离子碘对比剂采用先灵公司上产的优雅显,规格为370mgl/ml,用120毫升左右的量以3.5ml/s左右注射速度注射患者的肘正中静脉。 DSA(采用飞利浦CV---15血管减影机)将5F鞘管采用患侧动脉顺性穿刺置入,从动脉近端到远端进行分段造影,股动脉和腘动脉远端放置导管,在狭窄或者闭塞段的后端使用导丝进行造影。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下肢动脉血管的连续性、病变的分级等情况。 1.4 评价标准 将血管狭窄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74%)、重度狭窄(75%-99%)、闭塞(100%)共5个等级,评估CTA 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Kappa检验一致性。 2 结果 行CTA和DSA的50名患者,下肢动脉一共256个节段,如表1、表2所示,下肢CTA以及DSA诊断分级如表1所示。经一致性检验:k值为0.787,P<0.05.B组的K值为0.649,P<0.05.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及糖尿病足发病率的升高,截肢率相应升高,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明确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对于糖尿病足的诊治及预后的评估非常重要。对于下肢动脉严重狭窄并造成组织缺血坏死经内科及介入治疗无效的病例,则应行截肢手术。目前下肢动脉的检查手段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超声、DSA、CTA3]。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血管重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