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三民主义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课标要求: 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作用;了解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1920旅法勤工俭学 1975主持中央工作 1992南巡讲话 登上《时代周刊》 一、突破左倾错误,创新理论宣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 《解放军报》联合社论 “两个凡是”的实质是:文革中 左倾错误的继续 文革结束了,中国该将何处去?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1978年)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内容: 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工作中心转移 思想路线拨乱反正——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组织路线拨乱反正——邓小平为核心 第二代领导集体 ②意义: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 发展了理论。 1、邓小平理论提出:1982年9月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思想与时俱进,理论走向成熟 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中共十三大的召开(1987年10月)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通常概括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100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邓小平南方谈话——成熟并形成体系 背景: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中国人的头脑。 1992年,邓小平参观顺德一家企业时讲话 。 邓小平在南方考察 《南方日报》发表邓小平南方讲话的主要内容 南方谈话的具体内容 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实践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与市场关系: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和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南方谈话”的思想核心 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南方谈话”的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两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 ___和___ 。 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4、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十四大召开(1992年10月) 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中共十五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5、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 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