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ppt

发布:2017-05-25约9.92千字共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教学要点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键词 反映论 实践 认识 真理 价值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3、价值评价的方法论原则:? 主体性原则:(人的需要、目的、计划、指向性等); 实践性原则:最根本的原则。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视线,使实践的目的,离开实践价值无法评价; 科学性原则:主体的需要必须是合理的,必须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依据;主体的评价必须符合规律,按规律办事;坚持和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精神驱动、制约和导向的作用。 1、价值评价的功能 首先,价值评价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推动力; 其次,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 最后,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2、价值观的特点及其社会意义 价值观具有普遍的原则和方法论性质,是处于统摄、制约其他一切价值意识的至上性地位的价值意识。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意识形态性等特点。 价值观在人们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够在一个相当长的社会历史时期内引导特定的社会集团前赴后继,持续不断地为解决社会生活和实践所提出的根本问题或重大问题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的特点: 价值观通常还渗透在文化中,对以民众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起着凝聚人们完成共同的重大实践任务的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通常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反映了社会发展、历史进步和人民群众要求的价值意识。它会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的成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 实践中的辨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因为: 其一,以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影响实践的结果; 其二, 正是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即真理。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认识的任务是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 而只有掌握了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才能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达到有效地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因而,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 “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个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 ” ——毛泽东 “悟性不能直观,感觉不能思维。唯有二者联系,始能发生知识。 ” ——康德 3、割裂两者的关系导致的错误 如果割裂两者的关系会导致“ 经验论 ” 或“ 唯理论 ” 。 (1)“经验论”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 经验论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 洛克 “白板说 ”,认识来源于经验 (2)“唯理论”轻视实践,轻视感性经验,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 唯理论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笛卡尔:“天赋观念” 斯宾诺莎:认识是“理性直观获得的” 哲学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法,它们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二)从认识到实践 ——认识过程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1、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 (1)是检验认识的需要——认识是否正确 , 必须通过实践加以检验才能判定。 (2)是由认识的目的决定的——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 它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完成 。 (3)是实践的要求——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