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多层次支付体系支持创新发展、中国制造扬帆出20250401.pdf
1、创新药投资分析
政策支持创新药支付环节:去年7月国常会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提出
发展商业保险助推创新药发展;去年12月国家医保局探索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等
支持政策;今年年初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提出探索创新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引导普惠型商
业保险,及时将创新药纳入报销范围,还提出搞医保丙类目录。此外,未来个人账户可能与
商保、惠民保打通,购买商保在个税抵税方面会有支持,若个账2万亿中有20%用于支付创
新药,行业规模未来几年可能扩容一倍。
行业自身发展态势良好:过去几年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低潮,但临床前研究持续推进,成果
不断涌现,且估值被压低,全球大药企大肆采购中国临床前IP。去年进入新的BD高峰,收
入创历史新高,国内一线大公司逐步从BD走向自建商业化团队阶段,创新程度提高,从临
床前创新研发看,中国处于较领先位置,且港股流动性改善带来估值提升,外资回流趋势未
结束。
2、AI医疗投资分析
投资机会与发展阶段:AI医疗投资机会是AI投资机会的分支,受ChatGPT影响热度上升,但
商业模式不清晰,目前处于跑马圈地阶段,主要是圈顶级三甲医院的数据,圈到数据后还需
医院配合训练模型,再开发多模态检测的toC端应用才能变现。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数据跑圈较完整、有明确商业化落地可能性的项目,如润达医疗和基因
组检测相关项目。国内做AI的公司处于跑马圈地状态,可选择开发完备、有强应用落地的公
司,关注与有高质量大量医疗数据终端合作的公司,相关标的有华大智造、华大基因和燃石
医学等。
3、医药出海投资分析
海外市场潜力大:除北美地区外,亚太地区如马来西亚、沙特、泰国、越南、埃及、俄罗斯、
摩洛哥、柬埔寨等地区,医药出海只要能进入,毛利率都很高。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医疗
器械制造业中心,因为中国产业链优势大,医疗器械发展是渐进式变革,靠工艺优化和性能
提升,中国人容易做到全球最好。
出海企业机会多:有一些通过新冠期间建立成熟出海渠道的核酸检测公司值得关注,如长光
科技、英科、九安医疗等。中国生物类制药和化学仿制药企业有机会实现美国仿制药的商业
化,因为美国仍有超200种仿制药短缺。
4、医保数据分析
统筹基金收支情况:去年统筹基金收支增速基本平衡,收入增速接近9%,支出增速也接近
9%,当期结余率接近17%。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当期结余率在25%以上,但收支增速方面,收
入增速为6%,支出增速为16%,且收入增速受个账转进来因素影响;居民医保收入增速在14%,
支出增速在1%,但居民医保收入规模与职工医保有近十倍差距,对整体医保数据影响最大的
还是职工医保。
累计结余情况:2023年整体医保累计结余与当期支出比值为2.26,可使用两年多,是近十年
较高水平;职工医保统筹账户累计结余与当年支出比值也在2以上,但收支有压力;居民医
保该比值为0.73,压力较大,且去掉政府补贴数据更低。
商保对创新药支付情况:过往商保对创新药支付贡献小,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支付规模74
亿,占创新药市场规模5%,惠民保支付规模15亿,占1%。若商业保险政策调整增量起来,
弹性较大,多元支付机制下,普惠型商业保险将创新药纳入报销范围、扩大其他商业健康险,
创新医药产业链增量可观。
5、产业趋势分析
AI医疗产业趋势:AI医疗通过DICOM深入,医院积极拥抱,对大模型蒸馏降低了医院终端布
局医疗大模型的算力和硬件技术成本,提高了普及率,动态大模型能更好利用多模态数据,
未来应用端想象空间大,但医疗应用开发进展可能落后于其他行业。
干细胞疗法产业趋势:去年12月FDA批准第一款先天性干细胞治疗产品用于治疗儿童罕见
病,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方向多样。3月22-23日海南博鳌首次批准三款干细胞疗法并给出
官方定价,针对慢阻肺、膝关节炎、心衰等疾病,供给端可能进入新阶段,对产业链有促进
作用,建议关注海南博鳌开展干细胞疗法的医疗终端公司,相关标的有中源协和、健基因健
康。
6、制药板块投资分析
创新药发展现状与机会:国内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部分具备best-in-class或first-
in-class潜力的品种进入海外市场。2024年8月中国在研创新管线达5380个,与美国相
当,占全球1/3。2024年1-10月医药并购及授权交易超600亿元,交易笔数约100笔。
仿制药发展机会:全球专利密集到期,海外仿制药企业抢占大品种仿制药,国内企业有弯道
超车机会,中国是全球生物药研发基础好的地区,有技术与人才优势,有望抢占大分子到期
专利药市场。2020-2030年全球每年到期专利药30-65个,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