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
重點提示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首先必須了解土壤與地下水特性及其可能之
污染源 ,然後才能選用適當之防止污染方法。一旦受污染以後,必須進
行場址調查以了解污染物分布與地下環境狀況 ,然後才能選用適當之整
治技術 ,並進行整治行動,以恢復受污染場址之環境。
5.1 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工業的發達 ,國內事業廢水 、廢棄物及空氣污染
物產生量日益增多 ,由於以往未能妥善處理各種人為污染物 ,近年來陸
續發現許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事件 。土壤及地下水是各種污染物最終去
處 ,一旦受污染後往往復育相當困難,所需花費的經費極為龐大 、時間
也久 ,值得重視。我國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於民國八十九年二月公
佈實施 ,受污染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的整治正式邁入一個新的紀元 ,未來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的防治與整治也將會更受到重視 。
本章首先介紹土壤與地下水特性 ,再說明污染主要來源及其可能之
防治方法 ,然後討論常見污染物與台灣地區污染現況,並介紹污染場址
之污染調查及整治技術 ,最後並舉一案例說明使大家了解污染場址之發
現與整治 。
5.2 土壤與地下水特性
依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定義土壤是指陸上生物生長或生活之地
殼岩石表面之疏鬆天然介質 ,而地下水則指流動或停滯於地面以下之水 。
如果土壤或地下水因物質 、生物或能量之介入,變更品質,有影響其正
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之虞 ,則稱為土壤污染或地下水污染。
土壤常以質地 (texture) 作為其通氣性 、排水性及滲透性的一個指
標 ,質地是由土壤粒中砂粒 (sand, 0.05 mm) 、砏粒 (silt, 0.002 - 0.05 mm)
與粘粒 (clay, 0.002 mm) 三者之比例組成去決定的 。土壤通氣性則指
土壤中空氣供給狀態 ,主要受土壤質地影響,砂質土壤顆粒大,孔隙也
大 ,通氣效果較佳;粘質土壤顆粒很小,通氣效果較差 。排水則指土壤
中空氣排水情況之程度。土壤質地、通氣性與排水性均會影響污染物在
土壤中之移動速度與整治之難易程度 。
土壤化學組成中包括有機物與陽離子交換能力等 。有機物指土壤中
有機物如黃酸 、腐質酸及腐植質組成之成分,具緩衝土壤中pH 值之能
力 ,及吸附土壤中重金屬、有機物能力,減少於土壤中之移動性。陽離
子交換能力則指土壤表面可以吸附或交換陽離子之總量 ,土壤中陽離子
交換能力愈大 ,陽離子污染物交換力愈強,移動性也降低。有機物與陽
離子交換能力影響污染物在土壤與地下水中之移動速度與整治之方式選
擇 。
地下水含水層位於地下水位線以下者稱為飽和層 ,可分為自由含水
層與受壓含水層 ;位於地下水位線以上之含水層則稱不飽和層。地下水
會移動 ,因此如果受到污染會將污染物帶離污染區形成污染擴散,但是
又因為地下水自淨作用很慢 ,因此一旦受污染後,需很長時間才能再恢
復 。
5.3 污染來源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來源絕大多數是來自於地面上 ,只要將地面污染
源控制 ,則應無土壤與地下水污染之問題產生,因此土壤與地下水污染
防治 ,重點應在於主要污染源之控制,避免污染物排入土壤與地下水中。
主要污染源依其來源特性可分成地下儲油槽及管線 、掩埋場、廢水處理
相關 、空氣污染相關、農業污染、土地處理與非法棄置等。以下分別討
論 。
地下儲油槽 (underground storage tanks, USTs) 及管線是無所不在
的 !美國環保署統計全國80 萬個 USTs 中有 35%漏 。台灣地區在八十五
年年底止既存加油站約 1,500 座 ,估計地下儲油槽可達6,500 個 ,其中部
分加油站設立已超過二十年 。近年來相繼發生在台中市、臺北市、屏東
縣等加油站油料洩漏事件 、中油、空軍油品儲運亦發生油料洩漏問題。
以中油公司高雄苓雅寮儲運所為例 ,該所位於高雄市苓雅區三多路底,
包含三座碼頭 ,儲存普通柴油、高級柴油、航空用油 、燃料油,於七十
八年發現在成功路與新光路交口洩漏造成污染 ,浮油的擴散面積約達
32,000 平方公尺 。台南縣 (87 年 7 月) 永康市網寮里永二街中油輸油管
因遭盜油 ,造成但漏出的油漬流入排水溝及土壤中,並發生氣爆後起火,
影響二十多戶民宅安全與健康。為減少儲油槽及管線洩漏所造成之污染 ,
應有適當之監測以早期發現污染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