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八章 政策评估和政策监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政策评估和政策监控 ;§1.政策评估概述; 二、政策评估的类型
1. 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可分为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非正式评估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评估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估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的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政策做出评鉴的评估。
正式评估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估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估者进行的评估。它在政策评估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结论是政府部门考察政策的主要依据。; ; 3.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又可分为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事前评估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事前评估的内容包含三方面:??政策实施对象发展趋势的预测,政策可行性的评估, 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
执行评估就是对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 就是具体分析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情况,以确认政策是否得到严格地贯彻执行。
事后评估是政策执行完成后对政策效果的评估,旨在鉴定人们执行的政策对所确认问题确定达到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辨识政策效果成因,以求通过优化政策运行机制的方式,强化和扩大政策效果的一种行为。它在政策执行完成以后发生,是最主要的一种评估方式。; 三、政策评估的意义
1.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一项构思精良的政策投入运行后究竟有什么效果,政策的实际效益和效率如何,往往并不是一目了然的。有必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技术和手段收集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和科学的阐释,以确认一项政策的特点、优点、缺陷,检测一项政策的实际效益和效率。
2.决定政策修正、调整、继续或中止的重要依据。公共政策其实是一种假设,由于社会情况的复杂性、完全理性的政策几乎是不存在的,再加上前面提及的政策执行的种种问题,情况就更为复杂、严重。为让公共政策收到预期的效果,政策执行一段时间后,政策决策者必须根据政策执行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一项政策的延续,改进或中止,而政策评估正是做出这种决定的主要依据。; ; §2. 政策评估的过程和模式; 2.实施阶段
实施评估是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影响、政策效益等方面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运用相应的评估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估,做出评估结论。在评估实施过程中,评估者应该坚持材料的完整性和分析的科学性两个原则,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政策的实际效果。实施评估阶段是一些具体调查方法和评估方法的运用。
3.结束阶段
这是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阶段。个人的价值判断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难免有疏漏。因此,当我们收集评估信息,得出评估结论后,还必须善加处理。要自我检验统计分析评估信息所得出的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度;让评估结论与政策设计者、决策者、执行者见面,以便发挥评估的诊断、监督、反馈、完善和开发功能;必须撰写评估报告,报告的内容除了对政策效果进行客观陈述、对政策进行价值判断、提出政策建议外,还必须对评估过程,方法及评估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加以说明,对评估工作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二、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
在西方政策评估实践中,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何对这些模式进行分类,这是政策评估学者一直研究的问题。有些学者,如古巴(Guba)和林肯(Lincoln),提出以“组织者”(organizer)作为焦点来进行分类。通常,所选择的价值标准就是评估的“组织者”,这样根据“组织者”的不同就形成不同的评估模式(evaluation model)。以古巴和林肯的观点为基础,德国学者韦唐(Evert Vedung)在《公共政策和项目评估》(1997)一书中,从社会科学更广阔的视角出发,赋予了“组织者”更抽象的含义,从而提出了一个关于政策评估模式的系统分类框架。; 韦唐博士从政府干预的实质结果入手,按“组织者”的不同将评估模式分为三大类:效果模式(effectiveness models)、经济模式(economic models)、和职业化模式(professional models)。“效果模式由一个相当大的、各不相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