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作者: ? 范晓峰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地方经济 2010年 第3期
字号:【大 中 小】
?
??????????????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 内容摘要:黑龙江省目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经济格局趋于合理,区域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四大经济板块的经济发展各有利弊,经济发展还不协调。黑龙江省要想形成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必须做到:发挥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比较优势并打造特色经济;加强四大区域经济板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对外开放度;加强四大区域经济板块内各地方政府的合作;以项目带动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经济的发展等。??????? 关键词:黑龙江省??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对策??????? ???????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黑龙江省的经济迅速发展,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沿边经济开放带四大区域经济板块,使黑龙江省的经济优势逐渐显现。??????? ???????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目前,四大区域经济板块交相呼应,使黑龙江省的区域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但四大经济板块的经济发展各有利弊,下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哈大齐工业走廊发展现状??????? 哈大齐工业走廊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是以哈尔滨为龙头,以大庆和齐齐哈尔为区域骨干,包括沿线肇东、安达等市在内的经济区域。该经济区域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特别是石油开采、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发电设备、机车和飞机、机床等行业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明显优势。从2005年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至今,走廊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开始显现。截至2008年8月末,哈大齐工业走廊开发面积已经达到93平方公里,已开工项目711个,竣工投产项目429个,实际完成投资457亿元。然而,哈大齐工业走廊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及行政区划的影响,哈大齐工业走廊内的多数地方政府至今仍习惯于严格按照行政区划、使用行政手段来管制经济,经济上的“条块分割”严重存在,阻碍了走廊经济的发展;由于走廊内“行政区经济”的存在,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通过行政手段或多或少地限制着经济资源的流入或流出,严重制约着走廊内各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走廊内各地方政府缺乏合作机制,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和现象不断出现,市场机制在走廊内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失效,加剧了走廊建设的难度等。??????? (二)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六座城市。东部六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煤电化产业基础良好,是我国七个煤化工基地之一,在我国煤化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8年7月,鹤岗鸟山和双鸭山东荣一矿、东荣二矿、鸡西东山选煤厂、中央选煤厂等煤矿建设已经开始,华电佳木斯发电厂、鹤岗电厂和七台河电厂的二期等一批扩建工程和国电桦南风电场、富锦风电场等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以及佳木斯3万吨海绵钛、建龙集团无缝钢管项目等均已取得重大进展。然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各种因素制约,经济转型滞后。东部煤电化基地的建设必须延长煤炭产业链,把煤炼成焦,发成电,造成气,制成醇(醚、烯),变成油等洁净能源和冶金化工原料,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但这一转型至今才刚刚起步;由于资源赋存条件以及体制、机制相同,致使该区域经济战略模式与经济、产业、产品结构雷同,整体竞争力弱等问题十分突出;由于东部六市都想在煤电化基地建设过程中成为主导,各城市之间相互排斥,合作较少,没有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等。??????? (三)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发展现状???????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是黑龙江省经济的“亮点”,它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和伊春市行政辖区及通河县、巴彦县、绥棱县、汤原县、萝北县山区部分。该区域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安全保障基地,是我国东北、华北的生态屏障,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价值。目前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恢复和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并取得一定的成果。1998年洪涝灾害后,由于我国实行了“天保工程”,使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和管护制度逐步完善,管理管护能力明显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加大;区域内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得以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