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质监论文) .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质监论文) 浅谈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XX质量技术监督局摘要: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来我国现代服务业标准化意义及发展现状,探索未来服务业标准化的重要性,总结出目前服务业的标准化建设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意见,从而使我国的服务业标准化发展能更快更优的提升,与世界服务标准化接轨,来促进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体制建设;标准化;服务化近年来,服务业标准化已经引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高度重视,服务标准成为影响服务贸易的重要因素。ISO已提出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宗旨和国际指南,国际服务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服务业标准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宽,并呈现建立健全服务标准化的法律法规环境,重点关注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新兴服务领域,确保服务标准的有效实施等趋势。 推行服务标准化工作,追踪国际服务标准并根据国情开展标准创新,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获得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话语权,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对于规范我国服务业市场,增强服务型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1、服务业标准化的意义 服务业是当代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标准化不仅可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其本身也已成为新经济的驱动力,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对推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XX年12月17日,由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组织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企业试点验收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作为全国现代服务业惟一试点单位—山东三联集团承担的现代服务业“重要技术标准”通过专家验收[1]。 这意味着中国服务业的“标准化时代”已经来临。“标准化时代”就是服务业高水平发展的时代。这对济南、山东乃至全国服务性行业的发展都有标志意义。中国服务业各领域已经开始逐个全面放开。中国面临最大威胁的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就是中国所有的地域都无法回避。国外服务业巨头之所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有自己“重要的技术标准”,这是一种游戏规则,一种在市场上说了算的规则;同时这也是企业发展中,跟合作伙伴、利益同盟对接的、兼容的话语系统、共同决策体系。2、我国各地服务业标准化的建设现状 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一些大中城市这一比例达到了60%~70%,并在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发布了《全国服务业标准XX年—XX年发展规划》,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努力,重点解决标准缺失和水平不高的问题,健全并完善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科学适用、基本满足服务业发展需要的服务业标准体系。到XX年底基本实现制修订标准1100项,其中每年安排制修订标准200项左右[2]。 同时我国服务业标准化的建设试点工作也在全面开展。国家从现代物流标准化,商贸和餐饮住宿服务业标准化,旅游标准化,社区,村镇服务标准化,商务和专业服务标准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其他服务标准化七大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 2.1、北京统计局试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 为适应建立北京市大都市统计体系的需要,北京市统计局经过研究和专家论证,出台了北京市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试行)。该标准的建立对于科学评价北京市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利用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服务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是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XX)》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制定的。现代制造业包括电子、机电、交通、医药及其他5大类,涉及制造业中的95个行业小类;现代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涉及行业分类中的9个门类、22个大类[3]。 2.2、江苏常州试行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标准化 XX年11月17日,江苏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动漫服务标准化试点动员会暨服务标准化专题报告会在常州香树湾花园酒店举行,大会宣布了32家作为基地动漫服务标准化的首批试点企业的名单,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此次服务标准化的试点成功填补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标准化空白,服务标准化工作是园区发展的内生需求,标准化试点工作呼唤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2.3、广东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又有新举措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与华南理工大学联手打造现代服务业标准化研究平台,为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水平及服务能力,助推广东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XX年11月13日,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广东省现代服务业标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