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的心理学资料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1、? 心理现象 ----P2
心理学一般从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一是个体心理,即在个人身上表现的心理现象;二是社会心理现象,即作为社会人共同存在的能反映人们一般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现象。
2、? 心理现象分类表 -----P4
(不直接考,要熟悉框架,了解里面的名词内容,可能出现在各种题型中)
心理现象:
1、心理状态:注意、意识、无意识
2、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动力:需要和动力、兴趣和爱好、人生观值观
4、心理特征:性格、气质、特点
3、? 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要数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他创建了吗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现象的实验室。 ----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P13
无条件反射: 与生俱来的,不学而会的反射,人和动物都有,复杂的无条件反射称为本能。 条件反射 : 是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有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经验”,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俄国巴浦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美国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大脑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兴奋过程是引起和加强有机体某些反应的过程;抑制过程是制止或减弱有机体某些反应的过程
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以直接可以感知的具体刺激物为信号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和符号为条件刺激物所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望梅止渴——第一信号系统;谈梅止渴——第二信号系统;尝梅止渴——无条件反射。第一是第二的基础,第二是第一的调节者
心理与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人心理的源泉;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和能动的反映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描述、解释、预测、运用和控制
4、? 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 ------P13
A、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刺激 反应 联结
B、 精神分析心理学
观点人物:一、弗洛伊德
1 、潜意识理论(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压抑 情结 童年的阴影 催眠 联想
2 、人格结构
自我 本我 超我
3 、梦的解析
二、荣格
集体无意识理论 原型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D、构造心理学
冯特、铁钦纳
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他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E、认知心理学:皮亚杰
用模拟计算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并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或创造一定的条件引起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产生,从而来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
3、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通过收集被试者的各种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4、心理测量法
心理测量法是指运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卷和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第二章
1 、注意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P23
( 1 )概念: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 2 )注意的特点:
①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②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 3 )注意的功能 ---- (简单了解)
注意具有三种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选择功能 ---- 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和各种认知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体完成各种行为的重要条件。
保持功能 ---- 注意能使心理活动稳定在选择的对象上,直至活动达到目的为止。
调节和监督----使人及时觉察事物的变化,并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这种变化
(4)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出现;无关动作停止;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2 、(了解)注意的种类 -----P26
( 1 )无意注意(即“不随意注意”)
概念:~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原因:
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的对比关系等。
②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已知的知识经验、人对事物的期待、人的身心状态。
( 2 )有意注意(即“随意注意”)
概念: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①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理解。
②培养稳定的间接兴趣。
③合理的组织活动。
④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