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浅谈.doc

发布:2017-08-27约3.5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浅谈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下,西部地区的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但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一定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西部地区 对外贸易 发展策略 一、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及优势 (一)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 西部地区具有悠久的对外贸易历史。在中国传统的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贸易成为中国一个独特的贸易通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的改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落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从结构上来看,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以加工贸易为辅;从引资以及投资的规模上来讲,我国西部地区的投资结构相对单一,技术水平较低,投资主要集中在高耗能以及原材料加工和农产品粗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规模较大的项目以及高科技投资项目比较少。总体来讲,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地区主要是小型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贸易规模比较小。 (二)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优势 1、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在我国历来就是一个自然资源充足的地区,不管是能源资源还是水资源的储量在我国均占据全国第一,农产品以及畜牧产品也很有特色。另外,我国的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也异常丰富,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旅游业以及第三产业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2、现代工业以及科技基础比较坚实 我国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落后于东部地区,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以及高校数量在近年来实现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以及科技力量。目前,西部地区的很多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和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 3、对外贸易地理优势 我国有约2万多公里的大陆边界线,其中西部地区就占据了50%以上。我国西部地区与很多国家陆路相邻,所接壤的主要有中亚和西亚等国家。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市都与周边的邻国在经济结构上有比较好的交流互补性,并且经济的交流相对比较多,边境贸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二、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差距以及问题 (一)经济基础薄弱,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在这样的市场体制下,企业只有通过竞争来实现发展和壮大。所以,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西部企业就必须要与国外的同行业展开竞争。而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实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也就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西部地区的企业整体上竞争力不够强,经营方式相对粗放,对外贸易规模较小。 (二)投资环境差,外贸成本高 近年来,西部地区逐渐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交通设施以及能源项目,投资硬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从投资软环境来看,投资项目审批以及相关的手续办理效率也得到很大提高,投资环境一定程度上得以优化。但总体来看,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外部资本投资需要,部分外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依然缺乏信心和积极性。另外,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整体比较低,资金的支持力度也跟不上,对外资投资的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外资进入的一些配套条件也无法得到满足,这就使得外资的投入相对比较少,并且即使有投资规模也收到了很大的制约。 (三)对外贸易人才缺乏,工作效率较低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是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相关人才的支持。就外贸易行业来看,人才更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西部地区所面临的情况是对外贸易人才的引进以及人才的培养都存在许多问题。不论是在对外贸易的营销以及招商引资人才,还是外资管理方面的人才,都存在比较大的缺口,而且现有人才的业务水准普遍较低。这就导致了在市场的开发以及外资的引入等方面出现很多问题和困难,导致工作效率效率低下。 (四)开放层次较低,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西部地区商品的出口大都是以原材料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深加工商品和高附加值商品较少。同时,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等条件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准,加之外资企业数量比较少,企业规模也比较小,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还面临相当多的困难。 三、西部地区扩大对外贸易的策略 (一)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展特色贸易 西部地区开展对外贸易的主要优势在于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另外,西部大部分地区历史比较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这也是西部地区开展对外贸易的宝贵优势。从长远发展目标来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依托这些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建立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