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谈如何帮助指导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doc

发布:2017-08-31约2.8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谈如何帮助指导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中等职业毕业生就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产品”。中等职业学生就业后,即开始了人生长途中一段新的征程。风华正茂的中等职业学生正处于立志、成才的黄金时期,每一位中等职业学生都应该立大志、图伟业、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竞争进取、艰苦创业;在竞争中前进,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建功立业、奋斗成才,担负起跨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为中华之腾飞贡献自己的青春。 中等职业教育 毕业生 就业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009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并先从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做起。中国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重点而大力推行,使其实现突破性发展。同时,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约90%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都能够享受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由于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在过去几年中取得重大发展,其教育规模已经和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实现了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2008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10万,2009年将实现招生860万,超过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由于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整体发展充满活力,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尽管职业教育投入较高,但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门将向任何一个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敞开。借助国家资助制度和即将推行的免费制度,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也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国家会提供全面的支持。除了将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下一步要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要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到更高水平,不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也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人生发展空间。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等职业毕业生就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产品”,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产品”是否适销对路,质量是否合格,需要接受社会的考验。 中等职业学生就业后,即开始了人生长途中一段新的征程。祖国辉煌的未来和人生事业成功的前景已经展现在面前。然而,通往成功之路并不平坦,艰苦才能创业,奋斗才能成才。只有经过顽强的拼搏进取,才有可能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人生的辉煌。 一、志存高远,苦苦求索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立志是成才的大门,是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前提,对人们的奋斗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鼓舞人们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奋发向上,孜孜以求。早立志、立大志,事业才能早成;胸无大志、无所追求者,只会碌碌无为,虚度终生。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终成一代伟人。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这些成功者,在年轻时无一不有远大志向和追求目标。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中等职业学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立志。要志存高远,将个人志向同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乃至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一旦立志,就要专一,不要朝令夕改,见异思迁。立志贵在坚定。古人云:“志在于彼而又志在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要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上,坚忍不拔、苦苦求索,才能获得成功。 二、立足岗位,艰苦创业 岗位是成才的舞台,是一个人施展才华、取得成就的场所。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业精神。一个人只有立足岗位、艰苦创业、勇于探索,才能尽快取得成绩。不平凡的成绩往往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经过艰苦创业做出的,而不能在岗位上艰苦创业者则很难成才。 中等职业学生应立足岗位,安心本职,干一行爱一行,无论是在隆隆的机器旁、深深的矿井里,还是在传道授业的讲台上、铸就英才的军营中,都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以苦为乐、艰苦创业,立志岗位成才,争当行业“状元”。 三、躬行践履,砥砺人生 实践是成才的基石,是知识的源泉,是个人理想得到最终实现的唯一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自苦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实践过程中的坎坷和磨难虽然会给事业的成功带来阻力,但能激发人的进取心、磨炼人的意志。纵观古今中外,诸多名士都经过无数的实践,历经磨难、饱经风霜才获得成功的。 我国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重实践、勤观察,用生命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