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第四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会计科目及分类 2、掌握账户及基本结构 3、了解复式记账原理,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法。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概念 会计科目是按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所作的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名称。 1、 每个科目反映一个特定的经济内容,各科目之 间有科学的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分。 2、 是设置账户的依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条件。 二、科目设置原则 三、会计科目分类 (一)按详细程度分 1、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对会计要素总括分类的 科目。 2、二级科目:在总账与明细账之间设置的 科目,又称 子目。 3、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 ,提供更 详细的资料(细目、三级科目)。 (二)按经济内容分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共同类等。 第二节 会计账户 一、 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名称开设的,具有专门的格式,是用来连续、完整、系统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 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是分类核算的项目。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会计科目与会计帐户的关系 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联系(相同点) 名称相同: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以会计科 目作名称。 内容相同:它们都是按经济内容设置,来分门别类 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分类相同:标准一致,结果相同,二者在实际工作 中等同使用。 2、区别 (1)会计科目只反映一定经济内容,不是核算工 具,账户还是核算工具(核算方法之一)。 (2)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的结构。 (3)科目是设置账户、填制凭证的依据,账户记录是编制报表的依据。 三、账户的用途与结构 (一)账户的用途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 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账户的结构 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从数量上 是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账户的结构也相应地分为两 个基本部分,即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额,一方登记减 少额。 在账户中开设“增加方”、“减少方”和“余额方” 即账户的结构。哪方增哪方减取决于记账方法和账户性质。 (三)账户的主要内容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名)、日期、凭证类型、凭证字号、 摘要、对应科目、增方减方余额。 在账户中注意以下概念: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期 初余额、期末余额,发生额即本期所记录的金额。 其关系为: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在学习中用T型账户。 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 科目和账户只是对会计要素进行了分类,要核算增减变动 还要用记账方法来解决。 一、记账方法 记账方法是依一定记账原理、记账规则、记账符号来记 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分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对会计事项只在一个账户中作单方面记录的 方法。(侧重现金、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简单但无完整的 账户体系和对应关系。 二、复式记账法 1、复式记账法: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 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进行记 录的记帐方法。 要点: (1)在相关的两个及以上账户中登记,相关的账户 形成对应关系称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了对应关系的 账户称对应账户。 通过帐户对应关系,可以清楚地了解每项经济业务 的内容,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以相等的金额登记。 (3)有完整的账户体系。 2、基本内容(基本原则) (1)记账依据(理论基础):以会计等式为依据。 (2)记账原理:以相等金额登记。 (3)记账规则;记录经济业务应遵守的规则。 (4)记账符号:会计事项记入某一账户的某一方向,并 表明数量增减变化的符号。 (5)试算平衡:利用会计等式检查记账是否正确。 (6)设置账户。 3、复式记帐方法种类: 借贷记帐法、收付记帐法、增减记帐法 我国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三、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作为记帐符号,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 帐法。(理论依据:会计等式)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它本身无方向, 和账户结合才表示记账方向。 (三)借贷记帐法的账户结构 所有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哪方登记增加,哪方登记减少,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 内容决定。 1、资产类、成本类、费用性损益类账户: 借方(左方)登记增加,贷方(右方)登记减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