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宁夏育才中学孔德学区2015-2016-2高二年级月考
政治 试卷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命题人: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黑格尔认为,在夜幕降临时起飞的猫头鹰(哲学)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认识“认识”。这说明哲学的使命是
①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②哲学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③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具体的知识,自然、社会、思维等科学知识
④揭示出自然、社会、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我们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学者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的哲学”。这说明( )
A.哲学是智慧之学,为人们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源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科学地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D.哲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3.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原来许多包含在哲学之内的学科纷纷独立,成为新兴的科学。据此,有人悲观地认为哲学已经“无家可归”,哲学的使命已经结束。相反,有人认为这既是科学的成熟也是哲学的成熟,哲学不是“无家可归”,而是“四海为家”。下列关于这两种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无家可归”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哲学不能代替科学
B.“无家可归”论者错误地把哲学与具体科学绝对地对立起来
C.“四海为家”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具体科学的发展对哲学的推动作用
D.“四海为家”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具体科学的发展同样需要哲学的指导作用
4.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今天,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可见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能够使我们正确对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5.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由此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6.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C.“心想”即能“事成”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7.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由此可见:
①哲学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基础,为具体科学提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教化功能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举一纲而万目张”
②“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成、住、坏、空“四劫”,是佛教关于世界生死变化的基本观点。佛教认为,一个世界经历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个世界的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即“四劫”。这一观点
①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②包含了古老的辩证法思想
③揭示了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④看到了世界的绝对运动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0.有人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