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
秦 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沂南分院 山东沂南 276300)
【中图分类号】R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4-0240-02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208例。男124例,女84例,左侧96例,右侧124例,双侧12例,输尿管上段32例,中下段176例,总结石数232枚,大小4 mmtimes;3mm~25 mmtimes;22mm。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8例,合并结石下方小息肉20例,合并同侧肾积水200例。结果 单次手术成功率92%(192/208),其中上段单次成功率63%(20/32),中下段98%(172/176);单次结石粉碎率93%(216/232),其中上段单次结石粉碎率63%(20/32),中下段98%(196/200)。术后住院时间3~10d,平均(4.1plusmn;1.4)d。结石排净时间4~52d,平均(22.5plusmn;10.2)d。术中发生输尿管穿孔4例,经双J管引流痊愈;结石下方狭窄扭曲4例,行开放手术;结石上移至肾内12例,术后行ESWL治疗。无输尿管粘膜撕脱、石街形成、继发血尿等并发症。192例随访1~4个月,结石排净率98%(188/192)。 结论 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可靠,效果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压弹道 输尿管结石 碎石
2007年9月~2011年8月,我院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20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08例,男124例,女84例。年龄18~75岁(45.6plusmn;12.3岁)。病程3d~10年。术前根据彩超及KUB检查结石大小4mmtimes;3mm~25mmtimes;22mm。左侧96例,右侧124例,双侧12例,输尿管上段32例,中下段176例,总结石数232枚。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8例,合并结石下方小息肉20例,合并同侧肾积水200例。
1.2 主要器械 EMS第二代气压弹道碎石机;8/9.8硬质输尿管镜。
1.3 方法 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截石位,置输尿管硬镜入膀胱内,检查输尿管开口方向有无水肿、壁段隆起等情况。经输尿管镜工作通道置3F输尿管导管,采用下压入镜法或旋转入镜法置入输尿管镜。如置管不顺利,则用导管头挑起输尿管口上唇,镜下寻找输尿管壁段的正确通道,调整导管方向,循导管进境[1]。
输尿管镜下窥清结石后,置入气压弹道碎石机探杆,使探杆头抵至结石,启动气压碎石设备,用单击或连击的方式击打结石,直至结石被粉碎至直径2mm以下。如有息肉可用活检钳将息肉钳出,以免阻碍碎石和视野。若结石易移动,可用套石篮套取结石后碎石。碎石结束后,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15~30d,以免由于输尿管内局部水肿导致不全梗阻,同时有利于结石的排出。术后定期复查KUB及彩超。
2 结果
单次手术成功率92%(192/208),其中上段单次成功率63%(20/32),中下段98%(172/176);单次结石粉碎率93%(216/232),其中上段单次结石粉碎率63%(20/32),中下段98%(196/200)。术后住院时间3~10d,平均(4.1plusmn;1.4)d。结石排净时间4~52d,平均(22.5plusmn;10.2)d。4例碎石后发现输尿管穿孔,经留置双J管内引流后痊愈;4例结石下方输尿管明显狭窄扭曲无法进境达结石部位而中转开放手术;输尿管上段结石上移至肾内12例,留置双J管术后行ESWL治疗;8例输尿管末端囊肿经电切后击碎囊肿内结石。无输尿管粘膜撕脱、石街形成、继发血尿等并发症。192例随访1~4个月,结石排净率98%(188/192)。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主要有输尿管镜碎石及ESWL[2]。文献报道认为输尿管镜碎石可作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措施。近年来输尿管镜技术及设备不断提高、改进,特别是8/9.8等小口径输尿管镜推广之后,在输尿管结石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类输尿管镜通常无需扩张输尿管壁段即可入境。其工作通道达5F,灌洗通畅程度良好。
气压弹道碎石术以其微创、可直视处理输尿管全长结石、能同时处理息肉、狭窄等并发症和术后能放置双J管引流尿液及残留结石等优点,对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疗效较其他方法好。
当碎石过程中遇到视野不清的情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