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届湖北省黄冈市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doc

发布:2017-02-19约2.13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o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6g18O2中所含的中子数为16NA B.8.0g 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A 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生成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Cl2溶于水中达到饱和,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是0.1NA 3.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相同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乙醇比乙酸慢 C.乙醇可由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得,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得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为皂化反应 4.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l000mol/L的二种酸HX、HY(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数据编号 滴入NaOH(aq)的体积/mL 溶液的pH HX HY ① 0 3 1 ② a 7 x ③ 20.00 7 y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HXHY B.由表中数据可估算出Ka(HX)10﹣5 C.HY和HX混合,c(H)=c(X﹣)c(Y﹣)c(OH﹣) D.上述②反应后的HY溶液中:c(Na)c(Y﹣)c(OH﹣)c(H) 5.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将铜粉加入1.0mol?L﹣1 的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Fe比Cu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D 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 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A.A B.B C.C D.D 6.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一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与Y元素同主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60 g ZY2中含有2 mol Z﹣Y极性共价键 B.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熔沸点高 C.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W>Z D.X与Y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7.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02并提供0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实现了“太阳能一电能一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02=2C002.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 B.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 D.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X电极的反应:CO22e一H2O═CO+2OH﹣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过碳酸钠( Na2CO4)是一种很好的供氧剂,其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市售过碳酸钠一般都含有碳酸钠,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只含Na2CO4和Na2CO3)的纯度,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实施: 方案一:样品 [样品m1g [溶液 [固体 [固体m2g (1)操作①和③的名称分别为   (2)上述操作中,使用到玻璃棒的有  (填操作序号) (3)请简述操作③的操作过程   方案二:按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Q为一塑料气袋,随意取适量样品于其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稀盐酸滴人气袋中至充分反应. (4)为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盐酸前必须关闭  ,打开  (填“K1”、“K2”或“K3”).导管a的作用是  . (5)当上述反应停止后,使K1、K3处于关闭状态,K2处于打开状态,再缓缓打开Kl. 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  ,为何要缓缓打开K1?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