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遥感图像分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过程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过程
(教材第4章
4.1/4.2/4.4/4.5) 教材第4章4.3; 教材第6章(7章
第9章/13章 第5章 (15章) /10章)
图像镶嵌/裁剪 波谱增强波谱增强 非监督分类
几何纠正 空间增强 监督分类
辐射纠正 图像融合 分类后处理
图像预处理 图像增强处理 图像分类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地理系 林文鹏主讲 2011-2012第二学期
第五章 图像分类/解译
5.1 目视解译/分类
一、遥感图像解译(Imagery Interpretation)
遥感图像解译分为两种:
目视解译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读仪器在遥感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读仪器在遥感
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计算机解译:又称遥感图像理解 (Remote Sensing Imagery
Understanding)/计算机分类: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利
用模式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中目
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结合专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
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
理解,完成对遥感图像的解译。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地理系 林文鹏主讲 2011-2012第二学期
二者的关系:
目视判读是遥感图象应用最基本、最传统的方法,是遥感图
象计算机解译发展的基础和起始点。计算机分类时,诸如训练场
地的确定、样本的选择等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目视判读为基础。
1)目视判读分类所依据的是影像的色调、几何特征等解译
标志标志,,
2 )计算机分类的对象是数字图像,地物的所有特征都是通过
数字化的灰度值反映出来的,因此,计算机分类是建立在对图像
像元灰度值的统计、运算、对比和归纳基础上进行的。
3 )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是基于数字图像中所反映的同类地
物的光谱相似性和异类地物的光谱差异性进行的。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地理系 林文鹏主讲 2011-2012第二学期
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图象分类的对比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图象分类的对比
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图象分类的对比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图象分类的对比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地理系 林文鹏主讲 2011-2012第二学期
几个概念:
信息提取技术
目视解译/分类 (手工数字化法)
屏幕数字化
区域生长法
计算机解译/图像自动分类
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
面向对象的特征提取法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地理系 林文鹏主讲 2011-2012第二学期
信息提取技术/分类技术的发展
面向对象特
基于专家知识
征自动提取
的决策树分类
地物识别与地
地物识别与地
表反演
基于光谱计算
机自动分类
变化检测
人工解译 地形信息提取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地理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