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质量评定.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质量评定
5.1 概述
一.问题的提出
1.成像过程中的质量衰退
2.复制过程中的质量衰退
3.遥感图像的数据压缩
4.反向散射现象
5.多光谱图像最佳波段的选择
二.遥感图像质量的分类
1.图像的几何质量
——表示遥感器所构成的像点与其相应
的理想像点在几何位置上的差异
例: 航摄仪光学系统的畸变差
航摄负片的不均匀变形
压平精度
2.图像的构像质量
——表示产生影像细节反差的能力
例: 感光特性
显微特性
3.飞行质量
例如:倾角、旋偏角、相对漏洞、绝对
漏洞、航线弯曲度等
4.摄影质量
静电条纹、云影
冲洗质量
三.遥感图像质量评价的意义
1.通过对图像质量的评价,为某种产品可
供使用的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例:分辨率
m
地面分辨率 Rg
AWAR
航摄负片影像数字化时,最佳扫描孔径的选择
1
d ≤
2 2AWAR
m
选择图像比 K
M
K KMf
R平 R高
2M l m
s x h Δ
建立地面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关系
R 2 2 IFOV
g
2.了解在遥感器产生图像的全过程中,影
响图像质量的各个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
性地改善或控制生成图像的某一物理过
程,以便提高图像质量。
3.评价遥感器的质量
4.评价影像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地恢复
原始景物。
5.2 像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对各种像质评定标准的分析
(一)分辨率——表示分辨微小细部能力
的一个指标
m
地面分辨率 R
g AWAR
空间分辨率 IFOVH S ⋅ R 2×2 IFOV
g
f
分辨率标准的局限性
测定动态分辨率,要布设分辨率觇板
摄影系统中各种介质的分辨率之间无法传递
分辨率表示对微小地物的极限分辨能力,
不能表达宏观质量。
测定分辨率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清晰度 ——表示影像边沿清晰的程度
测定步骤
计算公式 :
G2
锐度 A x D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