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前庭蜗器(位听器).ppt

发布:2018-01-26约1.1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庭蜗器(位听器) 外耳 中耳 内耳 1、外耳 耳 廓 耳垂 外耳道 外1/3为软骨部 内2/3为骨部 二、咽鼓管 连通咽腔和鼓室 鼓室口开口于鼓室前壁 咽鼓管咽口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二、膜迷路 套于骨迷路内的封闭的膜性管道 (一)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为位置觉感受器,能感受直线 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 (二)膜半规管 壶腹嵴为位置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 (三)蜗管 螺旋器 (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 声音的传导 1、空气传导 声音→ 外耳→ 鼓膜→ 锤骨→ 砧骨→ 镫骨→ 前庭窗→ 内耳外淋巴→ 内淋巴→ 螺旋器→ 神经冲动→ 蜗神经→ 听觉皮质 2、骨传导 1、掌握外耳道的位置、分部、弯曲;鼓膜的 形状、位置和分部 2、掌握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六个壁; 听小骨的名称、位置和排列;掌握咽鼓管的 位置、分部、开口以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 3、掌握内耳的位置和分部。 骨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膜迷路的分部及其与骨迷路的位置关系 * * 前庭器 蜗器 2、中耳 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鼓室 (颞骨岩部内含气不规则腔) (一)鼓室壁 上 壁——鼓室盖壁 下 壁——颈静脉壁 前 壁——颈动脉壁 后 壁——乳突壁 外侧壁——大部分是鼓膜壁 内侧壁——迷路壁(内耳的外壁) 鼓膜 鼓膜脐 上1/4为松弛部 下3/4为紧张部 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 外侧壁-大部分是鼓膜壁 内侧壁——迷路壁(内耳的外壁) 岬、前庭窗 (卵圆窗)、蜗窗(圆窗)、面神经管凸 (二)听小骨 锤骨、砧骨和镫骨 (三)运动听小骨的肌 鼓膜张肌和镫骨肌 内 耳 骨迷路 膜迷路 外淋巴 内淋巴 一、骨迷路 从前向后分三部分: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一) 前庭 后部有五个小孔通三个半规管;外侧壁有前庭窗 (二)半规管: 前、后和外骨半规管 单骨脚和壶腹骨脚 总骨脚 (三)耳蜗 蜗轴、蜗螺旋管、骨螺旋板、 前庭阶、鼓阶 学 习 要 点 The en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