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doc

发布:2019-12-07约5.7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一、快乐认识新朋友(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ánɡlánɡ bái lù tánɡ sēnɡ shóu tòu bǐnɡ bào línɡ tīnɡ yì shù táo yě hòu huàn miáo zhǔn 二、辨字组词(请你比较每一组的形近字,再组词。看清楚哟!)(5分) 甸( )幕( )泽( )度( )蓑( ) 旬( )暮( )择( )渡( )衰(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明( )秋( ) ( )恶( )尽 ( )不及防 ( )云( )雾 火( )金( ) ( )不介( ) 四、读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8分) 1、词语“蒙骗”中“蒙”的正确读音是( )。 A、mēnɡ B、ménɡ C、měnɡ 2、这类书( )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富强作出巨大的贡献。 A、激发 B、激动 C、激励 3、下面故事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是( )。 A、火烧赤壁 B、黛玉葬花 C、大战流沙河 4、下列句子语气最强烈的一句是( )。 A、这本书不是他的。 B、这本书不会不是他的。 C、这本书怎么不是他的? 5、生活也是一本书,我们应“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生收 获。横线上应填( ) A、不以规矩,不成方圆;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6、A、齐天大圣 B、除恶务尽 C、千变万化 D、调兵遣将 E、腾云驾雾F、大闹天宫(3分) 话说石猴随仙师习得一身本领,( ),来去无踪自不必说,竟还会( ),大显了一番神通。在花果山自封为“( )”,惹得玉帝大怒,( ),前来捉拿,却不料反被石猴( )。后经观音点化,拜唐僧为师,一路不避艰险,( ),最终取得了真经。 五、判断,在括号里打“√”或“×”。(5分) 1、“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 ) 2、《西游记》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 ( ) 3、“我已经将要毕业了。”犯了用词不当的错误。 ( ) 4、《如梦令》是一首词,“如梦令”是词牌名,作者李清照。这首词中“兴尽”的“兴”指的是游玩的兴致。 ( ) 5、“他一路唱着歌:‘啊,在碧绿的……草地上……欢唱!’”句中省略号表示的是声音的断断续续。 ( ) 六、将诗句写在横线上。(6分) 1、常记溪亭日暮, 。兴尽晚回舟, 。争渡,争渡, 。 2、西塞山前白鹭飞, 。 ,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七、排列下面错乱的话,在括号中写上序号。(6分) ( )我推门走进去,便看见姐姐正低头忙碌着。 ( )走进大厅,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扑鼻而来。 ( )“姐!”听见我叫,她抬起头,一双大大的眼睛里透出认真劲儿。 ( )我看了一眼大厅的平面图,便向左拐去。 ( )走廊尽头,蓝色的木门一尘不染。 ( )我不由得从心里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八、阅读并填空。(31分) (一)(11分)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同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这是一则 。(体裁)(1分) 2、回忆《螳螂捕蝉》一文中相关的内容,解释:(3分) 委身—— 曲附—— 欲—— 3、用横线画出中心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句子的意思。(2分) 4、这个故事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 , 。除此之外,我们还接触过这类成语,如 ,不见泰山;不入虎穴, ;君子一言, 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