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国的出版业和出版系统.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我国的出版业和出版系统
第一节 我国出版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手工抄写出版时期出版业的形成与发展
1、出版业的起源和发展 出版活动起源于汉代
出版业起源于何时,目前学术界认识不一,其主
要观点有四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书籍的出现即意味着出版活动的产生;
第二种观点认为,图书贸易的出现即意味着出版活动的
产生; 第三种观点主张出版起源要以雕版印刷的出现为
标志;第四种观点认为,机械化印刷的出现即意味着出
版活动的产生。
我们主张我国出版活动的起源要从西汉末年槐市的出现
算起。
唐代说 印刷术发明后 雕版 上版
汉代说 造纸术发明后 有图书贸易 槐市
先秦说 版牍制度 著于竹帛谓之书
中国出版史的分期
竹帛并行时期 (汉代) 纸写本时期(唐代) 印本书时期
简册制度 造纸 卷轴制度 印刷 册页制度
图书演进史(一)
刻画阶段 抄写阶段
自然记忆阶段
口耳相传 文 甲 青 石 竹 缣 造
字 骨 铜 刻 木 帛 纸
文 器 文 简
语 实 结 契 图 铭 字 牍
言 物 绳 刻 画 文
记
事
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封建社会
图书演进史(二)
印刷阶段 光 缩 机 视 多 光 网
电 微 读 听 媒 盘 络
雕 活 套 机 静 技 型 型 型 体
版 字 版 械 电 术
印 印 印 铅 复 …
刷 刷 刷 印 印 …
资本主义社会 信息社会
“熹平石经”刊刻的缘起与影响
社会背景:东汉末年经学衰微,政府力图重振儒风,
汉代 今古文经学长期论争必然结果
“私贿兰台令交,偷改漆书经文”的事件。蔡邕上奏由
政府出面对儒家经典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校正,势在必
行。
从出版载体的角度来看,石碑是当时最佳的文字载体,
永久性 展示性 偷改不易
“熹平石经”刊刻的意义
印刷术发明前的一种图书编辑出版工作
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官定标准本教
材,在经学史和教育史上的作用
史载“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
填塞街陌”
开我国历代石经刊刻之先河,
间接影响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主要有二:石刻的捶
拓技术,另一是印玺的钤印技术。
出版发展阶段比较表(一)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信息文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