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对小儿心肌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细节护理对小儿心肌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牡丹江市阳明区五林镇卫生院 157611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我国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优化临床护理的程序,方法:选取600例小儿心肌炎患者的资料,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进行对照处理,分析细节护理对小儿心肌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实际临床治疗和护理,将600例患者的治疗结果对比,就细节护理方面,总结了该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具体措施,如何提高我国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细节护理对小儿心肌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显著,和常规护理相比,细节护理的治愈率更高,患儿及家属更加满意。
关键词:细节护理 小儿心肌炎 临床
虽然随着我国医学的进步,治疗手段已经越来越高,但是儿科疾病因为其独特的患者群体依旧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儿心肌炎是小儿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并且近年来,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小儿心肌炎主要有风湿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肌炎、爆发性心肌炎和病毒性心肌炎,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病毒性和爆发性心肌炎,而爆发性心肌炎则是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因此本文主要侧重于对病毒性和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分析,以提高我国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统计
1.1病人资料
本组患儿共600例,其中男335,女265,平均年龄5.5岁,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本组研究排除既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以及心律失常的小儿患者;排除病情进展迅速,24小时之内出现急性心脏功能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小儿患者;排除中毒性心肌炎、代谢性疾病心肌损伤以及结缔组织性疾病等小儿患者。
1.2治疗资料
一般的检查请情况如下:全部患儿均有心电图异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8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65例;室性心动过速114例;同时心肌酶谱检查示: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升高225例,肌钙蛋白升高145例;心脏CT显示:全部患儿均有心功能降低, 223例患出现心脏扩大;95例患儿出现肝脏肿大。针对这些状况,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卧床、镇静、吸氧等一系列处理,为患儿服用具有营养心肌及改善心肌代谢功能的药物如大剂量的维生素 C,1.6- 二磷酸果糖等;同时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患儿心肌糖原的含量及心肌酶的活性,改善患儿的心肌功能,减轻其心肌的炎性反应,并还可以起到抗休克的作用等等。
2.细节护理
2.1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做好病室换气通风工作,病室空气每周紫外线消毒。将患儿所在病房的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湿度控制在55%-60%。同时患儿应注意休息,无并发症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3个月;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3个月以上,直至症状消失,。血液学指标等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
2.2病情观察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患儿的情绪、精神、面色、呼吸、脉率及血压等,防止其发生并发症。若患儿突然出现烦躁、哭闹的表现,经听诊或数脉发现其有心律不齐,期前收缩及心律加快的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遵医嘱进行处置。同时若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烦躁不安、肝大及水肿等严重的心脏功能衰竭的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遵医嘱为患儿使用镇静剂。观察患儿神志,尿量及生命体征变化,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医师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械。当患儿并发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并发心源性休克时,取仰卧中凹卧位,并给予保暖,观察四肢循环情况。
2.3休息护理
患儿要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在急性发作期间不管病情严重程度都要卧床休息3-4周,出现心衰以及心源性休克的患病儿童应该有心力衰竭和心脏扩大者应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采取卧床休息大约半年左右,等到临床症状完全消退,动态心态图显著改善以后,能够下床活动。另外,要非常注意部分患儿相对较为好动,病情得到控制以后也许会到处走动。同时恢复期应继续限制活动量,恢复期的患儿可下床进行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劳累。婴幼儿避免剧烈哭吵,尽量保持安静,年长儿应避免剧烈运动。
2.4用药护理
心肌炎患儿合并症较多,药物应用品种多,涉及镇静药#强心利尿药#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激素、维生素、抗菌药物、干扰素等,护理人员在使用时应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制定合理输液顺序及途径,计划使用推注泵准确匀速给药。具体的用药包括:维生素C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改善心肌代谢及促进心肌恢复,对心肌炎有一定疗效,剂量100-200mg/kg/d,用葡萄糖稀释成10%-20%溶液静脉注射,1次/日,疗程1-4周;病情好转改维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