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年高考文综历史二轮复习与备考建议.ppt

发布:2017-05-20约9.71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高考文综历史 二轮复习与备考建议 * * 一、研究考题,把握复习方向 2010年全国卷2高考试题 分值 知识点 时段 16/12、 4 唐朝经济、唐宋科举、印刷术、宋民族融和 /明清城市、汉唐对外关系 中国古代 (36分) 12/16 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五卅运动 、新中国经济恢复 /近代城市 中国近现代(28分) 16 苏联战时的企业转移 世界现代 (16分 ) 16/4 英国革命、美利坚民族形成、欧洲联合、美苏争霸/英国城市化 世界近代 (20分) 1、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 政治(48分)、经济(44分)、科技文化(8分) 边缘化知识所占比例小:p12 2、大纲版与新课程版逐渐合流 表现一:考查目标的趋同 表现二: 考试题型的趋同——即问答题与材料题的界限消失,选择题则以材料选择题为主(新课程特点)。 表现三:考查内容的趋同——即以核心知识为主 如如“分封制”这一考点就分别在2009年全国文综卷一、二、北京文综卷、广东单科卷、江苏单科卷中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考查;“工业革命”则在2010年全国卷1(选择题)、全国卷2(问答)、北京卷(问答)均有涉及。 3、加大能力考查的力度 (1)选择题中材料(情境)的比重高达100% (2)能力考查的层次深化(识记、理解、运用) 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试赋策论 C. 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3)强调对历史课程的考查而不是对教材的考查 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观认为,在我们的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历史教材是学生最重要知识来源,但绝不是唯一来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 诗歌民谚、文物图片、漫画、流行歌曲、文史常识等均可入题。 一是考核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 二是考核的目标更侧重于综合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单一知识的识记 例1:2010年全国卷2第16题: 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后山把菊花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逼酌酒相劝。” 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这个题目中所有的表述都没有在教材中直接出现,实际考的是学生理解信息的能力。 例2: 2009年全国卷2第37题 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 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