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活页作文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课改下的活页作文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传统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教学模式既使语文老师为繁重的教学任务而苦,为堆积如山的案头作文所累;又使学生将作文当成了“苦差”、“负担”,写作处于一种无效的应付状态。可以说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处于一种“少、慢、差、费”,劳而难有功的局面。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出:“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到语句通顺,行款整齐”,“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是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这是作文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改变旧局面、切实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措施。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活页作文教学设计是落实这一要求和目标的理想形式。
一、活页作文的样式
所谓“活页作文”,就是作文不写在固定的作文本上,而是写在专门印制的单篇作文活页纸上。它综合书写、各种评改方式、编辑为一体,是将学生作文由“作业”提升到“作品”高度的作文形式。
活页作文纸要求专门印制,用8开纸型或A4纸型,正反两面共两页。它的板块设计基本分为两部分:
(1)作文格稿纸部分。在纸面的正面和背面上半部分,按作文稿纸的标准样式印制,约500字左右的作文格子,供学生写作使用。
(2)评改栏设计部分。在纸的背面下半页部分,可设计为不同风格版本的评改栏目,供师生根据不同的评改要求使用。其基本式是“学生自改——同学互改——教师评改”,在此基础上,演化为三种变体样式:①课标版评改栏(作者自改,同学互改,教师评价),较适合学生自改、两人互改;②网络版评改栏(版主告白,网友跟贴,教师留言),较适合学生自改、小组互改;③通用版评改栏(量化评价,等级评价),较适合教师评改、两人互改。
二、学生自改互改流程
学生每次作文草稿完成,将作文誊抄到活页作文上之后,就可以进行评改了。
(一)评改准备
1、要求统一使用修改符号
⑴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⑷复原号:
(5)调位号: ∽ (6)留空号∧ ⑺错别字 ㊣ (8)优美句子﹏ ﹏ ﹏
(9)句子不通 →← (10)用词准确好词语 ……
2、明确修改要求
(1)基本常规要求
①格式是否正确。②字迹是否工整 ③有无错别字。④有无病句。⑤标点是否正确。以上五条是作文的基本常规要求,这些要求是每次习作都必须要完成的内容。
(2)专项重点要求
⑥中心是否鲜明集中。⑦选材是否符合要求。⑧结构是否符合理。⑨表达方式是否符合要求。⑩语言是否简练、流畅、深刻。以上五条是对文章的进一步分析,是本次作文专项重点要求,可根据每次习作的不同重点而定,每次可以突出一两点,不必面面俱到。
(二)学生自改自评
1、文从字顺的修改
学生拿起自己已完成的作文大声地朗读,感受自己所写的作文是否语言流畅,是否生动形象,有没有什么地方疙疙瘩瘩需要进行修改的,可以边读边动笔进行修改,也可读完后再进行修改;对朗读中发现的错别字、错用的标点也应随手修改。
2、完成写作感悟
在对全文进行完修语言的修改后,在评改栏要完成写作感悟:课标版的“作者自改·写作心得”栏,网络版的“版主告白”栏。写作感悟的内容应反应自己作文的心路历程,如有关作文素材的联想与选择,中心的确定,思路的设计,作文的的满意之处和亮点,以及写作的困难等等。
3、错别字勘误、病句修改
这其实是第二次自改活动。当同学互改互评完成后,要将作文反馈给作者本人,每个人会重新拿到别的同学已经修改过的本人的作文,对于被人指出来而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的一些错别字、病句,要在评改栏内进行及时的改正,以使自己加深印象。
(三)学生互改互评
3、两人互改
同桌或随意两人互相交换习作进行互评互改,课标版的活页作文比较适合这一形式。评改过程中按归评改标准和要求做好常规修改的同时,还要再评改栏的“同学互改”栏写出互评评语:(1)吹毛求疵——缺点,(2)特色赏品——优点,(3)评改感悟——对自己的启发,最后要给出评价等级。
4、小组互改
将学生随机或好差分组,每小组四人,设好小组长,小组调换修改习作,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修改,组里的每个同学都要单独轮改四本作文,写上自己的评语,然后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四本作文进行讨论,评出写得最好的一篇。网络版、和通用版的活页作文比较适合这一形式。尤其是网络版活页作文,它的评改栏采用网友网络跟贴的形式,更能让学生写出个性飞扬、形象生动的评语。
(三)教师审阅,反馈提高
在学生自改互改完成后,教师要把学生评改后的作文进行细心审阅,包括原作和学生评语。要对每一位学生的评语进行评估,做好记录。对评改认真,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