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DB的文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声音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尽管这样,工程师们还是想办法定些规矩,要知道这些规矩历史并不久,没赶上,否则这些规矩的制定也许能听听你的意见??dB中文称分贝,没有任何特别含义,就象厘米、公斤,是一种单位而已,重量用公斤表示,长度用厘米表示,声音也要有单位,就用分贝吧!就这麽一定,吓跑了一批人,留下的人继续不识人间烟火的继续规定、继续定义,到我们这里,想改也晚了 1202924889.doc 在表示音響器材的數據時常常會出現幾個單位名詞,分別是分貝(Decibel)、功率(Power)、電壓(Voltage)與電流(Current),首先我們來瞭解功率與電壓和電流之間的關係: 功率(Power) = 電壓(Voltage) x 電流(Current) 功率的基本單位是瓦特(Watt)、電壓的基本單位是伏特(Volt) 而電流的基本單位是安培(Ampere),功率是由電壓乘上電流之後所得出的一個能量單位,比如說我們常常提到一台擴大機最大輸出有幾瓦,這就是在講這台擴大機最大能輸出的瓦特數有多少.而為了方便表示,我們常常會把這三個單位用縮寫表示,其縮寫對應列表如下: 瓦特(Watt) = W = 1000 mW 伏特(Volt) = V = 1000 mV 安培(Ampere) = A = 10000 mA 再來是一個很容易搞混的名詞 ─ 分貝(Decibel),分貝是一種對數單位(a logarithmic unit),是貝爾(Bell)這個單位的十分之一,故稱分貝.貝爾這個單位是由頂頂大名的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先生所發明,他發現是人類耳朵對聲音強度的反應是成對數形式的而非線性的,在聲音強度較低時所產生的變化人耳比較敏感,而聲音強度較高時所產生的變化人耳反而比較無法分辨,人耳這樣的特性剛好很近似於對數型態,所以就提出了貝爾這個單位來反應聽覺的特性曲線. 由於貝爾這個測量單位在實際使用時太大了,所以現今常用的單位是分貝,是貝爾這個單位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 Bell = 10 decibel,分貝的縮寫為dB,是現今最常用的聲音測量單位. 但是我們在電子學中是以功率、電壓、電流來做為計算測量的依據的,所以要對應到分貝這個聲音測量單位時我們需要有換算的公式來做為依據,下表分別列出分貝與功率、電壓、電流之間的關係: 上表中的Wref、Vref、Iref是其參考的基本單位大小(reference level),而W、V、I為實際要代入算式的瓦特、伏特、安培值,而Wdb、Vdb、Idb則是以分貝為單位的數值,看到這邊大家可能會有點困惑的是:為什麼要有參考的基本單位呢?會需要有參考單位的原因是分貝事實上本身並不是一個絕對測量單位,比如我們說一瓦就是代表很明確的一瓦特,而是一種計算相對變量的單位.所以我們要再賦與一個參考的單位才能變成一個有意義的絕對單位,舉例來說: 我們將Wref設為1W為參考單位,這時分別代入1W與100W這兩個測量的瓦特數,這時代入1W可以得到Wdb = 0,而代入100W時可得到Wdb = 20,這代表了當以1W為基本參考單位時,100W得到比1W時所能產生的分貝還多20dB的分貝值(20dB - 0dB),由這個例子可以得知,分貝這個單位本身是用於計算基於某一個參考單位時,不同的能量之間彼此的相對關係,必需要再加上一個參考的基本單位才能得到一個可互相換算的絕對單位. 實際常用的各種測量單位(dBm、dBu、dBV、dBW、dBFS...) 看完關於分貝的簡單概述之後,接著下來我們正式開始介紹最容易讓人頭昏腦脹的各種實際常用的電平單位名詞,這些常用的單位主要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絕對型(Absolute)測量單位,例如dBm、dBu、dB(SPL)...等等,其值是建立在一個明確的參考單位之上的,也就是說絕對型的分貝測量單位是可以明確的被換算回一個特定的數值;第二類則是相對性(Relative)測量單位,例如dBFS、dBr...等等,這類的測量單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參考單位純在,其值純粹只是相對於另外一個條件下時所產生的測量值,這種相對分貝測量單位在音響界中最有名的就是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中的-3dB截止點,所謂-3dB截止點,純粹只是比一段頻率中平坦的分貝值滾落3dB時的點而以,而那段平坦的分貝值有可能是20dBv,也有可能是60dBV...等等,所以這類相對型的分貝測量單位並無法換算回一個明確的數值. 絕對型分貝測量單位 dBm dBm是以1mW(0.001W)為參考基本單位的電平單位,是一個測量功率的常用單位,在耳機的規格裡常提到xxdB/1mW就是dBm,代表在1mW的功率時可提供多大的音壓,不過耳機這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