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内蒙古赤峰市乌丹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蒙古赤峰市乌丹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2分,共60分)
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题。
.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为柴达木盆地,属第一级阶梯
B.①为云贵高原,属第二级阶梯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第三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有关地形、地势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夏季风的深入
B.使大河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
C.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丰富的水能资
D.有利于形成充足的耕地和便利的交通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题。.图示区域被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走向是( )
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
A.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B.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C.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我国某区域简图D.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
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回答~题。
.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洋流影响C.地形影响 D.季风环流
...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题.
A. 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13.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14~15题。
14.2010年,造成安徽省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旱灾 B.雪灾C.台风 D.洪涝
.2010年底到2011年初,安徽省可能出现的突出自然灾害有( )
A.洪涝 B.雪灾C.台风 D.旱灾
.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
.中海油在渤海湾石油作业中泄漏大量石油,导致严重污染事件,众多海洋养殖户绝产绝收。石油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
A.造成全球气候变暖B.产生酸雨危害
C.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危害D.阻断海上交通运输
18.四幅图中,能反映热带风暴“凤凰”气流运动特征的是( )
中新网乌鲁木齐2011年6月13日电 新疆哈密地区爆发严重蝗灾,危害面积达350万亩。蝗灾除与人类活动有关外,还与气象灾害有密切关系。据此回答19题。
19.与蝗灾相关联的另一种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干旱C.雷暴 D..①处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滑坡、泥石流 B.寒潮、C.台风、暴雨 D.洪涝、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分别是( )
A.②⑤ B.③④
C.②⑥ D.③⑦读“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
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0世纪70年代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23.表中信息反映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 ( )
①灾害的强度减小 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
③灾害数量增加 ④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表中因灾死亡人数不断下降,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降低 B.减灾系统和防灾意识增强
C.人口数量减少 D.灾害强度减小
25.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 )
①在家可躲在床、桌下或旁边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