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面对面】2015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第47讲图表题专题研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2014·杭州)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 175 mL 103 mL 35℃ 15% 118 mL 72 mL 35℃ 10% 60 mL 28 mL 35℃ 5% 175 mL 28 mL 20℃ 15% 118 mL 19 mL 20℃ 10% 60 mL 10 mL 20℃ 5% 反应结束共 产生气体体积 反应开始到2分钟 产生的气体体积 反应开始时酸 溶液的温度 盐酸溶 液浓度 (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__盐酸溶液浓度、反应时溶液温度__。 (2)可以通过比较__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或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__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请分析原因:__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盐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__。 7.(2014·贵港)用Ba(OH)2溶液测定某种氮肥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实验如下:称取该氮肥20 g加水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不断滴入Ba(OH)2溶液,生成气体及沉淀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所示: 2.55 m 0.85 生成气体的质量/g 60 40 20 滴入Ba(OH)2溶液的质量/g 3 2 1 实验次序 图表题是信息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科学知识多等特点。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科学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试题中,并有方兴未艾的趋向。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各省市中考科学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科学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科学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分析题型理应得到重视。 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查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的科学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选择题,直接给出图表的内容,根据所给的信息得出什么结论或研究所涉及的科学规律;另一种是简答和探究题,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根据图表信息写出实验探究的目的、控制的相关变量、根据所给的现象等得出结论并举例应用;还有一种是分析计算题,关于图表信息给予的内容进行分析计算。本专题主要就图表分析题的解题思路进行整理归类。 图表选择题 1.根据图表信息判断各种科学量间的关系 此类题目涉及的科学内容丰富,考查学生的图像分析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对数学函数图像的把握,理解物理量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关于溶液溶解度曲线图的分析 本类题型主要利用图或表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溶液的知识如果概念不清楚,很容易混淆。一定要弄清楚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的规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换规律;溶液溶解度变化导致质量分数变化的规律等。根据题目给的信息分析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以及相互转换等。 1.(2014·呼和浩特)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像。如图所示四幅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是( B ) 【解析】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像B正确。 2.(2013·金华)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3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25 g 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 ℃降温到10 ℃,变成不饱和溶液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 ℃降温到20 ℃,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30 ℃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解析】30℃时,A的溶解度为20 g,加入25 g已经是饱和了,选项A正确;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也减小,选项C正确;任何溶液恒温蒸发都可以由不饱和变成饱和,所以选项D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1.(2014·广安)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