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
摘 要:19世纪初资产阶级逐渐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并取得了统治地位。随着政权的确立和巩固,一方面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的矛盾也日趋尖锐,另一方面伴随着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为了缓解社会上存在的矛盾,资产阶级急需一种理论武器,以便于统领人们的思想。如此,实证主义及它的后裔之一的实用主义相继产生。尽管它们生长于不同的土壤之中,但是它们却都是源自于自然科学中的“实践精神”,都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的影响,注重现实,立足于所谓的“实践”之上。
关键词:实践精神;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中图分类号:B08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1-0080-02
随着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的确立,西方一些国家又先后进入了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的矛盾也日趋尖锐。如此,统治阶级必然会急需一种巩固其统治地位的理论武器,可是西方古典哲学中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和思辨唯心主义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要求,那么就必须有一种新的哲学来完成这样的任务。而此时人也已经不再是可怜的无所作为的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解说者,人的意志参与了外界环境的构造。换而言之,正是由于有了人的参与,才有了呈现于人的自然与社会。没有任何东西天经地义地高于人,没有任何理由牺牲个人以成全等级秩序。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两大哲学学派产生了,既而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种子渐渐发芽并茁壮成长,最后发展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甚至成为了西方的“道德规范”。
一、实证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19世纪30年代实证主义产生于法国。此时的实证主义也企图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改造和统一科学的部类,建立统一的综合哲学体系,以发现现象世界不变的一般规律。它强调知识的“实证性”,断言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知识才是确实可靠的,至于现象或经验背后存在着的本质或规律是无法解决的,只能交给神学家去想象,或交给形而上学去详细地论证。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实证主义者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强调实证性;另一方面又否定现象背后的真实本质。实证就是要解决问题的,但是其又逃避问题。纵观历史,实证主义的第一代代表是英国的约翰穆勒和斯宾塞;第二代是马赫;第三代是逻辑实证主义。其基本特征:首先,它明确表示非常排斥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反对传统哲学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和高度抽象思辨的哲学时风,主张哲学应当建立在来自观察实验室的经验事实和实证科学的基础之上,应该把它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局限在与科学有关的范围和领域。其次,试图以“中性”哲学自居,回避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明确回答。再次,否认人有认识经验以外实在事情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主张把知识局限在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之内,强调科学认识的根本任务只是记录感觉、描述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最后,它强调运用实证科学特别是生物进化论的方法改造自然和社会。在社会政治问题上提倡科学、进步和改革,但同时又排斥社会革命,主张阶级调和,宣扬改良主义。由此可知,实证主义的基本性质是以事实为依据。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欧洲自然科学发展的潮流,打破了机械唯物主义和思辨唯心主义对实验自然科学的束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并提示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对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成就作出了新的哲学概括,体现了西方哲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实证主义精神即科学主义精神。
二、实用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亦被称为“美国精神”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它奠定了美国现代思想的理论,代表美国人精神和生活方式的官方哲学,它造就了西方社会物质主义的全盛时代,也可以称其为“实证精神”,只不过这里所说的“实证精神”更加偏向于“实用”的意义。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美国这样一个拥有特殊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国度里,人们正试着去寻求一种能够迎合本国发展的理论。特殊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们“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念,这也随之成为一种本能,这真是一种实用型的世界观,以生活、经验、效果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利益高于一切。宇宙不存在其他的原动力。实用主义就像一个走廊,各房间里的各派理论自由来往,为我所用。反对客观的静止的不变的真理存在,离开人的活动,人的经验,万事皆无。”[1]31
实用主义的开创者是皮尔士,他提出实用主义这一观点主要是受到了康德一些思想的启发。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有关意见、知识和信念的有关问题,认为人们一般是根据其知识来行动的,但经常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我们没有有关这方面真正的知识,而问题已经出现且比较重要,不能依靠意见来解决,此时就需要确定信念。康德把这种促使一定行为的实际行使的偶然信念称为“实用的信念”,这种信念的正确性的标准只有一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