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94~98年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doc

发布:2017-12-31约7.8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98年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高分子化学部分 一、 解释下列术语,并说明他们的关系或差异。10分 ? ? ?1、 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 ? ? ?2、 引发效率与笼蔽效应、诱导分解 ? ? ?3、 动力学链长与数均聚合度 ? ? ?4、 反应程度与转化率 ? ? ?5、 配位聚合与定向聚合 二、 问答题40分 ? ? ?1、 如何用实验测定一未知单体的聚合反应是以逐步聚合还是连锁聚合机理进行的。 ? ? ?2、 试讨论丙烯进行自由基,阳、阴离子及配位阴离子聚合时能否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并分析其原因。 ? ? ?3、 为什么要对共聚物的组成进行控制,在工业上有哪几种控制方法? ? ? ?4、 在尼龙6、尼龙66的生产中为什么要加入酯酸或己二酸作为分子量控制剂?在涤纶树脂生产中为什么不加分子量控制剂?在涤纶树脂生产中是采用什么措施控制分子量的? ? ? ?5、 解释聚丙烯酰胺在碱性溶液中水解速度逐步减小的原因。 高分子物理部分 一、 基本概念10分 ? ? ?1、 应力松弛、蠕变 ? ? ?2、 氢键(并举例) ? ? ?3、 聚合物的粘弹性 ? ? ?4、 等规聚合物,等规度 ? ? ?5、 特性粘数(度) 二、 试述引起高聚物熔融过程出现熔域(限)的原因。10分 三、 提高高聚物材料强度的因素,举例说明。10分 四、 聚乙烯的Tg=-120℃聚异丁烯的Tg= -60℃,为什么前者是典型的塑料,后者则为橡胶?10分 五、 什么是0溶剂?如何由渗透压法求取第二维利系数(A2),并由A2判断高分子溶剂为良溶剂、不良溶剂和0溶剂。10分 六、(A)试述评定向处理,外加成核剂,外加增塑剂这三种改性方法带来的改性效果。10分 ? ? ?(B)试述影响高聚物结晶速度大小的主要因素,结晶度大小对高聚物材料性能的主要影响。10分 七、以尼龙66和涤纶工业生产为例,分析说明熔融缩聚的工艺措施。15分 八、橡胶硫化的三要素是什么?对橡胶的硫化过程和硫化胶的性能有什么影响?硫化中常用的后效性促进剂有什么特点?15分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高分子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工10分) 1、烯类单体自由基聚合中,存在自动加速效应时,将导致----。 A、聚合速度和分子量同时下降 B、聚合速度增加但分子量下降 C、聚合速度下降但分子量增加 D、聚合速度和分子量同时增加而分子量分布变宽。 2、在无终止的阴离子聚合中,阴离子无终止的主要原因是----。 A、阴离子本身比较稳定 B、阴离子无双基终止而是单基终止 C、从活性链上脱除负氢原子困难 D、活化能底,在底温下聚合 3、在自由基共聚中,e值相差较大的单体,易发生---。 A、交替共聚 B、理想共聚 C、非理想共聚 D“嵌段”共聚 4、所有缩聚反映所共的是----。 A、逐步特性 B、通过活性中心实现链增长 C、引发速率很快 D、快终止 5、开发一聚合物时,单体能否聚合需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进行考察。热力学上判断聚合倾向的主要参数是----。 A、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 B、聚合焓△G C、聚合物的分解温度 D、聚合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阻聚剂、缓聚剂和链转移剂(分子量调节剂)共同作用原理是----,主要区别是---。 2、能进行自由基聚合的单体有----、----、----。 能进行阳离子聚合的单体有----、----、----。 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单体有----、----、----。 3、已知M1和M2的Q1=2.39,e1=-1.05,Q2=0.60,e2=1.20. 比较两单体的共轭稳定性是--大于--,两单体的活性是--大于--,两自由基的稳定性是--大于--,如两单体分别均聚合,--的KP大于--的KP。 4、合成高聚物的几种聚合方法中,能获得最窄分子量分布的是--聚合。 三、完成下列各题(33分) 1、在尼龙6和尼龙66生产中为什么要加入醋酸或已二酸作为分子量控制剂?在涤纶生产中为什么不加分子量控制剂?在涤纶生产中是采用什么措施控制分子量的?(8分) 2、用图示的方法,比较在自由基聚合和逐步聚合中(6分) (1)单体转化率反应时间的关系; (2)聚合物分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3、从聚合物结构出发,分析天然橡胶和丁基橡胶的耐氧化性(5分) 4、以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分别以RLi、RNa、RK为引发剂,在相同条件下,使苯乙烯聚合.判断采用上述不同引发剂时聚合速率大小顺序。如改用环己烷作溶剂,聚合速度大小顺序如何?说明判断的根据。(7分) 5、在醋酸乙烯酯的自由基聚合中,加入少量的苯乙烯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写出反应式。(7分) 四、计算题(16分,每题各8分) 1、用1mol的1,4-丁二醇同1mol的己二酸反应,希望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