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夫曼树的实验报告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需求分析
本演示程序实现Haffman编/译码器的作用, 目的是为信息收发站提供一个编/译系统,从而使信息收发站利用Haffman编码进行通讯,力求达到提高信道利用率,缩短时间,降低成本等目标。系统要实现的两个基本功能就是:① 对需要传送的数据预先编码;② 对从接收端接收的数据进行译码;
本演示程序需要在终端上读入n个字符(字符型)及其权值(整形),用于建立Huffman树,存储在文件hfmanTree.txt中;如果用户觉得不够清晰还可以打印以凹入表形式显示的Huffman树;
本演示程序根据建好的Huffman树,对文件的文本进行编码,结果存入文件CodeFile中;然后利用建好的Huffman树将文件CodeFile中的代码进行译码,结果存入文件TextFile中;最后在屏幕上显示代码(每行50个),同时显示对CodeFile中代码翻译后的结果;
本演示程序将综合使用C++和C语言;
测试数据:
(1)教材例6-2中数据:8个字符,概率分别是0.05,0.29,0.07,0.08,0.14,0.23,0.03,0.11,可将其的权值看为5,29,7,8,14,23,3,11
(2)用下表给出的字符集和频度的实际统计数据建立Haffman树,并实现以下报文的编码和译码:“THIS PROGRAM IS MY FAVORITE”.
字符 空格 A B C D E F G H I J 频度 186 64 13 22 32 103 21 15 47 57 1 字符 K L M N O P Q R S T U 频度 5 32 20 63 15 1 48 51 80 23 8
字符 V W X Y Z 频度 18 1 16 1
概要设计
设定哈夫曼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Huffmantree{
数据对象:D={ai| ai ∈Charset,i=1,2,3,……n,n≥0}
数据关系:R1={ ai-1, ai | ai-1, ai ∈D, i=2,3,……n} 基本操作: Initialization(HT,HC,w,n,ch)
操作结果:根据n个字符及其它们的权值w[i],建立Huffman树HT,用字符数组ch[i]作为中间存储变量,最后字符编码存到HC中;
Encodeing(n)
操作结果:根据建好的Huffman树,对文件进行编码,编码结果存入到文件CodeFile中
Decodeing(HT,n)
操作结果:根据已经编译好的包含n个字符的Huffman树HT,将文件的代码进行翻译,结果存入文件TextFile中
} ADT Huffmantree
2、本程序主要包括三个模块
1)主程序模块
void main()
{
输入信息,初始化;
选择需要的操作;
生成Huffman树;
执行对应的模块程序;
输出结果;
}
2)编码模块——根据建成的Huffman树对文件进行编码;
3)译码模块——根据相关的Huffman树对编码进行翻译;
各模块的调用关系如图所示
详细设计
1、树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int weight; //权值
char ch1; //储存输入的字符
unsigned int parent,lchild,rchild;
}HTNode,*HuffmanTree;
2、编码类型定义
typedef char **HuffmanCode;
哈夫曼编译器的基本操作设置如下
Initialization(HuffmanTree HT,HuffmanCode HC,int *w,int n,char *ch)
//根据输入的n个字符及其它们的权值w[i],建立Huffman树HT,用字符数组ch[i]作为中间存储变量存储编码,最后转存到HC中;
Encodeing(int n)
//根据建好的包含n个字符的Huffman树,对文件进行编码,编码结果存入到文件CodeFile中
Decodeing(HuffmanTree HT,int n)
//根据已经编译好的包含n个字符的Huffman树HT,对文件的代码进行翻译,结果存入文件TextFile中
基本操作操作的算法
主函数及其他函数的算法
void main(){
while(TURE){
cin需要的操作请求c;
switch(c){
case 1:
Initialization(HT,hc,w,n,ch);
break;
case 2:
Encoding(n);
break;
case 3:
Decoding(HT,n);
br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