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路分析基础第2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课件.ppt

发布:2018-06-16约4.4千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 1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 2-2 等效二端网络 二端网络N1、N2等效:N1、N2的VCR完全相同 2-2-1 电阻串联 若干个电阻首尾相接,且通过同一电流 CH1、2 小结 1 参考方向 关联 p=vi — 吸收功率;v=Ri 非关联 p= - vi; v=-Ri ? 变量的值在设定参考方向下才有意义。 ? 标志方法 I:图中标?;双下标Iab V:图中标+, -;双下标Vab ?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1)与独立源一样处理 2)受控源还存在,控制量不能消失。 ?含受控源 4) 在端口上设电压v、电流I,列方程;消去中间变量(控制量);求出v=f(i)=Ri+vs。 (1)v增大,RS分流增大,i减小 (2)i=0,v =v o c= RS’ i S ,开路电压 (3) v=0,i =i S c=i s ,短路电流 (4) RS ‘无穷大,理想电流源 诺顿特性 戴维南特性 3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转换 诺顿特性 等效转 换条件 (1)两种电源模型可互为等效转换 i + V - i + V - (2)对外等效,对内不等效 (3)理想电压源, , 两种电源模型不能等效转换 戴维南特性 诺顿特性 例11 将电源模型等效转换为另一形式 a b d c b a c d 例12 求电流I. a b I 解:ab以左等效化简 a b a b a b a b I a b - 5V + 4S a b c 2S 0.5S 例13 求V a b和V b c a b c 解: 设电流I I 2-4-2 无伴电源的等效转移 无伴电源(理想电源): 不与电阻串联的电压源 不与电阻并联的电流源 无伴电源转移成有伴,才能等效转换 1 无伴电压源转移 R1 R3 R4 R2 R1 R3 R4 R2 A R1 R3 R4 R2 分裂 R1 R3 R4 R2 或 1 无伴电流源转移 此路不通绕道而行 R3 R1 R2 i S R1 R2 i S R3 i S i S 例14 求电流i. 解:先电压源转移 2A i b c a ,d e (a) 化简 2A i a b c d e (b) 转移无伴电流源 (c) 化简 a (d) 2A i b c d e 2A (e) a i b c d e 上部折下 (f) a i c b d i b c a,d (g) 2-4 含受控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 (1)与独立源一样处理 (2)受控源存在时,控制量不能消失 例15 求电压v及受控源的功率. i 1A 2i + v - 解:KCL: 提供功率——有源性 受控源的电阻性: 例16 求电流i 解:去5欧电阻,诺顿模型化为戴维南模型 2i - v1 + 2A - 6v1+ i - v1 + + 4V - + 3i - - 6v1+ i 得:i = -0.4A 例17 化简电路 解:受控源诺顿模型化为戴维南模型,去与电流源串联电阻 a b i a b i 合并电阻 戴维南模型化为诺顿模型 a b i a b i a b i 设端口电压v,KVL a b i a b i 得负电阻 例18 化简电路 解:若电压源戴维南化为诺顿模型,则i1将消失,受控源失控 a b 列端口VCR,设电压v,电流i i a b 例19 求等效电阻 Rab 解:端口加电压v,设电流 i . 列端口VCR a b i + v- 例20 求等效电阻 Rab 解:端口加电压v .列端口VCR + v - i a b 消去v1 2 两类约束:拓扑约束—KCL、KVL 元件VCR约束 电路分析基础 4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 代文宁模型?诺顿电路模型 ? 任何有源电阻电路均可化简为以上两种电路(模型)。 3 等效二端网络----1)相同的VCR 2)可化简为相同得代文宁(诺顿)电路 ?对外等效, 对内不等效 * 2 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 * 电阻网络的等效化简 * 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 *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 * 含受控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 电阻电路:电阻、受控源以及独立源组成。 2-1单回路电路及单节偶电路分析 单回路电路——只有一个回路 单节偶电路——一对节点 只需列一个KVL或KCL方程即可求解。 例1 图示单回路电路,求电流及电源的功率。 R1=1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