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雄市立小港高级中学九十四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doc

发布:2018-03-05约4.7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雄市立小港高級中學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月考三年級國文科試題 代碼:01 一、單選:(14題,每題2分,28%,答錯倒扣1-3題分) 1.「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句中「屬」字的意義,與下列何者相同 (A)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 (B)舉匏樽以相「屬」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下列「 」中的字,意義相同者為 (A)「刑」仁講讓/「刑」戮施於小人 (B)不「獨」親其親/煢煢「獨」立 (C)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 (D)男有「分」,女有歸/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項王、項伯東嚮坐,亞父南嚮坐;沛公北嚮坐,張良西嚮侍。」一文來看,坐次最尊及最卑的是 (A)尊項王、卑張良 (B)尊沛公、卑張良 (C)尊項王、卑沛公 (D)尊沛公、卑亞父。 4.中文語句常有「省略主語」的情形,「(A)松下問童子,(B)言師採藥去,(C)只在此山中,雲深 (D)不知處。」一文,省略的主語正確的 (A)隱者 (B)尋者 (C)隱者 (D)童子。 5.下列「 」內的字,注音正確的選項是 (A)漁「父」詞:ㄈˋㄨ, (B)「淅」零零:ㄓˋㄜ (C)巢「鳩」計拙:ㄐㄧˇㄡ (D)寒「蛩」:ㄑㄩˊㄥ。 6.下列「殺」字,共有幾種解釋?(甲)傲殺人間萬戶侯(乙)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丙)愛殺江南(丁)爭地以戰,殺人盈野(戊)親親之殺,尊賢之等 (A)一 (B)二 (C)三 (D)四種。 7.「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所表達的心態,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身在江湖之上,心存乎魏闕之下 (B)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C)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D)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8.何者使用不恰當 (A)往日富貴,猶如「南柯一夢」,轉眼已成空 (B)老師的可貴,乃在批改作文時能「蜻蜓點水」,化平凡為神奇 (C)林先生為人吝嗇,朋友都稱他為「鐵公雞」 (D)人常自以為洞察事情之全貌,實則僅是「窺豹一斑」而已。 9.如果讓古人寫一系列「實用智慧叢書」,就作者經歷與著作內容須做最適切組合的考量下,最不可能提出哪一個編輯企畫? (A)請馮諼寫如何讓主管重用你 (B)請馮道寫亂世謀職三十六計 (C)請諸葛亮寫競爭策略 (D)請孟子寫二十一世紀圓融處世法則。 10.下列各句的「數」字,與鴻門宴「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數」字音、義都相同的選項是: (A)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 (B)「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 (C)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D)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11.透過描述人物的言行來呈現人物的特質是一種常見的文學技巧。下列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鴻門宴:「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嚮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皆盡裂。」寫樊噲之粗豪勇烈 (B)秦士錄:「弼虎吼而奔,人馬辟易五十步,面目無色;已而煙塵漲天,但見雙劍飛舞雲霧中,連斫馬首墮地,血涔涔滴。」寫鄧弼豪雄勇猛,武藝高超 (C)用奇謀孔明借箭:「孔明笑曰:『吾料曹操於重霧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散便回。』」寫孔明談笑用兵,料事如神 (D)劉老老:「劉老老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說完,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寫劉老老吃相狼狽,不知禮數。 12.下列文句共同表達了何種主題?(甲)美國 甘迺迪總統說:「如果世界上有一個人不自由,誰又自由了呢?」(乙)地藏王菩薩說:「地獄一日不空,我一日不成佛。」(丙)孔子說:「願使老人安樂,對朋友信實,使年幼者獲得關愛。」(丁)德雷莎修女說:「我已不能以女人對男人的那種愛去愛任何人,我的愛在貧民窟。」 (A)智慧的重要 (B)仁愛的胸襟 (C)信仰的力量 (D)勇武的精神。 13.小憲上課打瞌睡,於是老師特意請他翻譯「大人世及以為禮。」這一句的意思,此時有四個人偷偷丟小抄想要掩護他,請問小憲應該選擇何人的答案才正確? (A)康康:在位者以父子相傳,兄終弟及為制度 (B)如花:天子傳位於子孫,都能恪遵禮法 (C)阿雅:國君和世人都能遵守祖先禮制 (D)阿輝:年長者繼承君位,如此才能合於禮制。 14.阿比鳥最容易讓人認出牠行蹤的特點是什麼? (A)特長的頸喙 (B)巨大的蹼足 (C)頭背部的黑 (D)胸腹的白。 二、多重選擇選:(24題,每題3分,72%,答錯倒扣1-5題分) 15.下列有關戰國策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又名事語、修書、短長,迨劉歆始定名 (B)戰國策敘述情節生動、人物鮮明、語言流利,善用寓言說理 (C)戰國策與左傳為國別史 (D)史記、國語多採其說,影響深遠 (E)戰國策內容多為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