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节 员工压力其处理.ppt

发布:2017-12-31约3.47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员工压力问题及其处理 “英年早逝” 1993年上海早春的一天,温暖的阳光略略驱走了些寒意。 上午9时,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总经理方宏一如既往地走进办公室,坐定后,提笔签下了他此生的最后一份公司文件。 后面再发生的一幕是他的同事们永远都不愿回首的记忆:方宏面若镇定地推开办公室窗户,在同事们的惊呼中纵身一跃从五楼翩然而下,把所有的世事都留在了身后…… “英年早逝” 2005年9月,38岁的网易公司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因病英年早逝 2004年11月,38岁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肠癌病逝 2004年4月,54岁的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由于心脏骤停突然辞世 2003年8月,韩国现代集团总裁郑梦宪跳楼自杀,举世震惊! “过劳死”现象 38岁的上海浙商会前会长、优秀企业家王均瑶去世仅一年多,37岁的浙商会常务副会长、以“拼命创业”著称的又一位优秀企业家南民,于2006年1月21日晚因急性脑血栓抢救无效去世,加上早些时不幸早逝的陈逸飞、傅彪、高秀敏等人,“过劳死”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2005年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 报告显示,在平均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女性中,传媒工作者平均每天工作10.65小时,其次是商业服务业工作者,为9.28小时,排在第三位的是IT、信息产业工作者,为9小时。 传媒工作者中有七成的女性感到工作压力“很大”或“比较大”。 逾六成女性医疗卫生工作者和六成教育工作者表示工作压力大。 有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企业家,有90.6%处于“过劳”状态 有近70%的高级管理人员感觉自己压力较大,其中21%的人认为压力极大 有27%的高级经理有心力衰竭 印证了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心理压抑将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目 录 一、压力 1、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导致一种生理的反应。 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 2、压力的特征 压力的心理弹性系数 压力的物理适应能力完全取决于它自身的弹性系数———范性。 对于人来说,就是人的心理弹性系数。这是压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3、压力产生的机制 压力是个体的自我意识、角色能力与环境、组织的需要不相适应产生的心理反应。 压力的形成主要来自角色认知、角色差距、角色负担和角色冲突。 企业环境中不同职业角色的压力因素 经理角色的压力因素,主要是沉重的、无休止的工作负担,沉重的职责感。 专家角色的压力因素,主要是由于专家的价值观和组织的价值观的差异、专业权威与职位权威的差异所导致的压力。 工人角色的压力因素,主要是工作环境和条件恶劣或复杂、工作地位和收入、以及就业机会不稳定所造成的压力。 边缘角色的压力因素,主要是基层管理人员、辅助工种人员、推销人员等往往处在组织上下、内外、主从关系之中的工作角色压力。 二、压力的类型与来源 从个人适应能力上进行分析,可把压力状态分为过度压力和匮乏压力。 过度压力:已经超过个体适应的极限状况 匮乏压力:缺乏自我实现的压力状况。 科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 把脉搏测量器绑在经理人员的手上,记录他们的脉搏跳动情况发现: 脉搏跳动频率最高的时间,竟是在开车上班这个简单的行动上。 由于路途上有许多交通阻塞、躲避车辆等不可控制的情况,因此造成严重的压力。 1、员工压力的种类 工作压力 生活压力 社会压力 经济压力 工作压力 工作本身:如工作超载、工作条件恶劣等; 职业发展:如晋升迟缓、缺乏工作安全感、抱负受挫等 工作中的关系:如与上司、同事、下属关系紧张等 组织结构和氛围:如并购、重组、裁员等使许多员工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事业发展、学习新技能、适应新角色、结识新同事等 生活压力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赫姆斯列出了43种生活危机事件,主要有: 配偶死亡、离婚、夫妻分居、拘禁、家庭成员死亡、外伤或生病、结婚、解雇、复婚、退休等。 可见,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会成为生活压力源。 社会压力 每位员工都是社会的一员,自然会感受到社会的压力。 社会压力源诸如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生活条件、财务问题、住房问题等。 经济压力 诸如: 收入少 收入高 开支多等。 2、压力产生的根源 个人根源 包括生理压力源(疾病、疲倦、营养) 心理压力源(后悔、自卑、无能感、孤独感、挫折感、焦虑紧张) 环境根源,包括宏观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为系统压力)和特殊微观环境(如具体直接面临的市场、客户和公众关系等,为非系统压力) 三、压力的作用 1、压力的积极作用 使员工充满信心,高度重视工作达到最佳的工作水平(挑战感) 调动人的智慧,使思维能力得到更快的运转,提高心理素质的效能(兴奋感) 使体内引起一系列心理变化,较多的能量来应付当前的问题。(精力充沛的感觉) 因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