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现场急救与护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一、概述: 定义:广义是指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造成的机体损伤;狭义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 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创伤患者往往为多部位多脏器的多发性损伤,病情危重,伤情变化迅速,死亡率高,在外科急诊中是最主要的。我们科常见的有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伤、刀伤、暴力伤、爆炸创伤、塌方创伤等。因此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能否对急性创伤的重危伤病员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处理,不仅直接影响到伤员的生命,而且对今后的治疗预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故必须争分抢秒抓紧时间做好医疗救护工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为提高医院成功抢救患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减少了医疗纠纷。 (一)现场急救对医护人员要求: 1 .接受任务后急救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对伤病员进行紧急、简要、正确、合理的救护。 2.建立有效的呼吸与循环,维持生命。 3.避免再伤,有效控制死亡和残疾率。 4.使伤员尽快脱离现场,转送到就近医疗单位进一步救治 急救护理程序 接电话出诊→现场评估→现场急救与护理→转运(保障途中安全 )→与相关科室或诊室联系→到院 1 、接电话出诊争取时间,提高出车效率 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当接到呼叫电话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包括接电话的时间、详细地址、电话号码、病人主要表现及症状、意识是否清醒、出车时间、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回院时间等。接电话后立即通知司机、医生、护士,一般病人在3 min~5 min出车,交通事故3 min内出车。 2. 现场评估 (二)临床诊断 创伤伤可以发生在机体任何部位。对严重创伤的诊断必须简捷,即不能耽误必要的抢救,又必须全面,不遗漏任何隐蔽的致命伤。 1. 迅速判断伤员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 在抢救现场或伤员刚送到急诊室时,应首先对伤员进行快速全面的粗略检查,注意病人的神志、面色、呼吸、血压、脉搏、及出血情况,排除病人有无呼吸道梗阻、休克、大出血等致命征象。心搏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确定气道是否通畅,如不通畅,先试图用手法解除阻塞。 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是:①舌后坠;②脱落牙齿或异物;③面部或口腔出血;④呕吐物;⑤颌骨骨折。 要特别注意,开放气道时,伤员有无颈椎损伤的可能性,避免过度伸屈颈部以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特别注意三种异常呼吸情况的存在,即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及有肺挫伤的连枷胸。应判断: 伤员有无呼吸停止及气道阻塞的可能? 有无呼吸困难?程度如何? 是否清醒?有无误吸的可能? 两侧胸壁对称否?有无胸壁活动受限和反常 呼吸? 胸部有无伤口、擦伤、瘀斑及范围,有无吸吮性伤口? 应对心排出量作出估计,有时时间不允许测量血压,要注意依据脉搏、肤色、毛细血管再充盈试验来估计血压和组织灌注情况。 评估脉搏强弱、部位、频率。脉搏比血压更敏感,如脉率每分钟大于120次,应考虑有血容量不足,但要除外情绪、疼痛、环境的影响。脉搏部位与血压的相关性: 脉搏部位 估计最低血压 颈部 60mmHg 股部 70 mmHg 挠部 80 mmHg 评估意识状态。人体对休克的代偿首先是保证心脑灌注。因此,直到血压降至30~50mmHg时,才出现脑灌注不足。如伤员烦躁不安,或躁动不合作,这是血容量不足的早期表现。 迅速评估伤员的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及反应。一种简单的方法称AVPU法,即先迅速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A(Alert):伤员是否完全清醒? 2.V(Vocal):伤员对语言是否有反应? 3.P(Pain):伤员对疼痛刺激有无反应? 4.U(Unresponsive):伤员是否对任何刺激都无反应? 评估伤者双侧瞳孔的大小、是否等大及对光的反应。瞳孔的变化是判断损伤后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的简单、迅速而可靠的指标之一。 意识障碍的程度代表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如果伤者的清醒程度较低,瞳孔大小不一、对光反应迟钝,提示伤者出现脑部伤患,如脑出血或脑水肿。 .进一步检查 在伤员的致命征象,如窒息、休克及大出血等得到初步控制后,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以获得尽可能准确的诊断,进行有效的治疗。 可询问病人、护送人员或事故目击者,必须问清受伤时间、受伤方式、撞击部位、落地位置、处理经过、上止血带时间、有否昏迷史等。不要遗漏有意义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