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油藏动态分析方法.ppt

发布:2016-09-30约2.22万字共1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2、井组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主要进行井组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日注水量、压力变化及原因分析。 主要利用井组注采对应曲线等资料图表分析:注水井分层注水强度、分层注采平衡状况,压力状况;分析井组内各油井见效情况,生产变化趋势;分析各井各小层产量、压力、含水、水线推进变化及原因;进而提出调整措施。 在进行生产动态变化分析时,应遵循地面、井筒、地下的分析程序;找出井组生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找出井组中的主要变化井,分析主要原因。 三、井组注采现状分析 * 井组动态变化分析流程 井组产量、注水 出现变化 分析是否地面因素 分析是否井筒因素 分析地层因素 不是 不是 是 提出相应对策或调整措施 分析其它因素 不是 是 是 是 三、井组注采现状分析 * 油井产油量 下降 上升 含水下降 液量上升 稳定 液量下降 能量不足 井筒因素 地层堵塞 措施增产 注水见效 工程调整 含水上升 注水、边水 套漏或窜槽 工程调整 油井产量变化原因分析图 三、井组注采现状分析 * 油井单井分析 油井液量 油井油量 含水 动液面 示功图 Cl- 掺水量 加药量 含蜡 泵径 泵深 冲程 冲次 沉没度 对比变化,分析是否有异常 分析油井是否结盐、结蜡、出砂,分析掺水、加药、洗井等制度的合理性,分析是否掺水过大或过小,加药不合理等造成油井含水上升或结盐、结蜡。 对比变化,分析油井工况是否异常 静液面 根据油井供液情况分析工作制度是否合理,能否调整 电 流 分析封隔器是否正常或油井地层能量状况 含砂 含盐 三、井组注采现状分析 * 注水井单井分析 日注水量 分层注水量 油压 泵压 套压 分层测试资料 指示曲线 启动压力 吸水剖面 对比注水压力的变化,分析是否有异常。 对比注水水质的变化,分析是否对吸水能力有影响。 分析全井或分层吸水能力的变化,结合井组生产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单层、全井增注或分层注水等。 含铁 杂质 配注水量 对比日注水量的变化,分析是否有异常。 二、单井动态分析 三、井组注采现状分析 * 3、井组注采平衡分析 三、井组注采现状分析 油田注水要求做到注采平衡,即采出地下体积与注入水补给的地下体积平衡;体积平衡的指标是累计注采比和地下亏空体积。 分析井组注采比是否合理,分析注采比是否相对平衡;分析井组内各油井之间采液量的差异情况,分析注水波及是否均匀。 * 4、井组压力平衡状况分析 三、井组注采现状分析 油田注水还要做到压力平衡,即采出所消耗的压力与注入水所补给的压力平衡。压力平衡的指标是地层压力总压降。 在开展压力平衡状况分析时,重点分析各井点之间的压力分布关系,以及纵向上各油层之间的压力差异状况,为注采调整以及油水井措施等提供依据。 * 5、储量动用状况分析 三、井组注采现状分析 分析各小层水驱控制、水驱动用状况及注水波及状况;分析井组内各小层之间储量动用的差异及原因。 注水后,油层水驱动用状况是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分析油层动用状况时,既要重视主力油层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动用程度,又要加强二三类接替层的动用现状分析。要通过分析,弄清油层的动用与未动用,动用好与不好及其原因。 分析储层动用状况主要利用的资料包括:历年吸水剖面资料,分层测试、找水及剩余油测试资料等。 * 吸水剖面图 **注水井不同时期吸水剖面对比柱状图 1990年8月 1991年11月 1994年9月 1993年7月 下11 注水层位 下12 下13 下14 吸水百分数(%) 时间 * 平面矛盾 层间矛盾 四、井组存在问题分析 注采比不合适 工作制度不合理 常见问题 层内矛盾 * 提高中低渗层的注水强度,适当降低高渗透层的注水量或间歇停注,以调整层间矛盾。 1、注水井措施 五、井组挖潜调整措施制定 加强非主要来水方向的注水,控制主要来水方向的注水,调整平面矛盾。 * 常见的注水井调整措施 其它 分层、调层注水 其它等 注水井大修 注水井调剖 注水井注氮 投转注 注水井投注、转注 动态调水 日常调整 注水井换封等 注水井洗井 酸化增注 注水井加装增压泵 超高压注水 增注 高压挤水 * 改层生产: 1、卡封主力油层,生产二三类层,发挥中低渗层作用。 2、历史上封堵的高含水层,油水重新分布后,含水下降,可考虑重新打开生产。 2、油井措施 放大生产压差: 能量充足、产液量高的井区,放大生产压差,坚持有效提液。 五、井组挖潜调整措施制定 * 层内堵水: 层内非均质严重,注入水沿高渗透带水窜,若油水同层,应用选择性堵水剂封堵;若油水不同层,可采用非选择性堵剂封堵。同层位多井出水则应从注水井分注上想办法。主力油层堵水要慎重。 2、油井措施 改造油层: 对钻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井底附近的油层堵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